项目简介:
华盖木(Manglietiastrum sinicum)是产于我国云南的木兰科单种属植物,其分布区极其狭窄,早在1999年就被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根据其分布区及种群数量,IUCN 全球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极度濒危(CR)物种。2009年,国家“极小种群植物保护工程”启动,鼓励各研究保护机构为极小种群植物保护提供支持,FFI与YGF经过协商决定选择在云南东南部文山州以华盖木作为代表开展滇东南濒危木兰保护项目,配合“工程”的开展探讨极小种群植物保护的有效模式。
一、项目背景
华盖木(Manglietiastrum sinicum)是产于我国云南的木兰科单种属植物,其分布区极其狭窄,目前就已知由云南省林科院珍稀濒特森林植物保护和繁育重点实验室和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等研究机构的报道,该物种仅分布在云南省东南部的西畴、马关和金平县境内,根据调查推测,在云南东南部华盖木的野生个体总数不超过50株。华盖木早在1999年就被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根据其分布区及种群数量,IUCN 全球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极度濒危(CR)物种。
不仅有华盖木,共约47种木兰科植物分布在云南东南文山州和红河州(2009/FFI参考自《云南植物志》,《中国植物志》)。这些种类也大都面临着各种威胁、如栖息地丧失、林下经济作物种植、药用或者园艺用途的采集等。至少17种木兰科植物目前的种群数量极小,也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受威胁的物种(2007/FFI&BGCI&IUCN Red list of Magnoliaceae)。29种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受威胁的物种(2004)。
基于2006年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FFI)支持下,由中科院昆明植物园开展的“云南5种受威胁木兰保护现状研究”所获得的数据表明:华盖木在野外条件下自然更新困难,目前没有发现华盖木的野生幼苗,最小的一株树龄约为10,保护区外栖息地退化,种群数量极小的华盖木正面临野外灭绝的威胁。目前华盖木的人工种苗繁育成功率较高,种苗的生长状况良好,小桥沟保护区和西畴县种苗站等繁育了5000-6000株幼苗,主要为1-4年的苗。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桥沟片区,保存着5株野生华盖木,是其最集中的分布区域,同时还分布着大叶木莲(Manglietia megaphylla)、大果木莲(M. grandis)、云南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yunnanensis)、西畴含笑(Michelia coriacea)等濒危木兰。同时研究表明,云南东南部,以显脉木兰(Magnolia phanerophlebia)和西畴含笑为代表的几种木兰的主要种群目前并不受各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受威胁的风险很高。
由FFI与昆明植物园、文山州林业局种苗站、小桥沟自然保护区管理分局等单位合作于2007年7月到2008年12月,在小桥沟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开展华盖木回归自然及种群重建项目,华盖木的回归自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这是科学研究转化为保护行动的初步尝试,各项目合作伙伴也因此积累了项目合作经验。
2008年,云南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YGF)启动“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小额赠款项目”,华盖木的保护被选为极小种群植物保护的重要代表物种。
2009年,国家“极小种群植物保护工程”启动,鼓励各研究保护机构为极小种群植物保护提供支持,FFI与YGF经过协商决定选择在云南东南部文山州以华盖木作为代表开展滇东南濒危木兰保护项目,配合“工程”的开展探讨极小种群植物保护的有效模式。
二、项目目标
项目的总目标是滇东南濒危木兰科植物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同时获得极小种群植物保护的有效模式。其分目标如下:
(1)通过科学研究,进一步探索华盖木等极度濒危木兰科树种长期续存的方法。
(2)应用科学研究的成果,更好的保护华盖木种群和栖息地,并促进自然恢复。
(3)提高滇东南华盖木等濒危木兰科树种分布区周边社区对保护工作的支持。
(4)分析和总结项目开展中的科学方法和取得的效果,为其他极小种群植物保护项目的开展提供借鉴和示范。
三、项目开展情况
自该项目启动以来,在FFI、昆明植物园、文山州林业局种苗站、云南省林科院、昆明环保科普协会(绿色昆明)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通过职责明确、项目分工管理,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编制了华盖木回归植株监测和管护规程,并按照规程对华盖木回归植株进行了科学的监测和管护行动;通过PRA调查,对当地社区的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一系列的环教活动,木兰保护相关利益群体的保护意识有所提高,对保护区的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支持。通过对保护区内外野生华盖木植株的野外研究,加强了对华盖木种群生态和生境的了解和保护。现对整个项目实施2年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1. 华盖木回归植株种群恢复能力的监测
通过华盖木回归工作的开展,对华盖木回归植株有了熟练的系统的记录,参与创造了第一个乔木回归的监测模式,同时为保护区今后开展其它珍稀濒危植物的回归实验打下良好基础。
成果:
(1)完成了2个技术报告:“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桥沟片区回归华盖木植株监测和管护规程”和“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桥沟片区华盖木回归植株监测数据阶段性总结报告”。
(2)在执行初期监测过程中,小桥沟保护区技术人员在华盖木回归植株监测技术得到提高,能够独立开展监测数据的收集工作,并将监测数据进行了纸质存档和电子存档,在保护区科研管理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3)截止到2010年12月,华盖木回归植株成活率为46.25%。小桥沟回归地点的成活率为55%,上厂回归地点的成活率为37.5%;华盖木回归植株的平均株高达到116厘米,与2009年9月相比增加了31厘米;回归华盖木植株的平均基径为1.60厘米,与2009年9月相比增加了1.36厘米。
2. 查清华盖木等极度濒危木兰科树种的野外分布现状,生态学特征和受威胁现状
通过工作的开展小桥沟保护区基本掌握了华盖木的花期和果期,了解到华盖的开花结实特性因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保护区参与项目的技术员也初步学会了野外调查工作开展和能较为客观对威胁珍稀濒危植物生长的生境进行一定的评估工作。该项目的实施带动和锻炼了保护区一批技术骨干。为保护区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动力。
成果:
小桥沟保护区通过执行野生华盖木植株花期和果期的观察记录,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华盖木开花、结实及最佳采种时间,为进行野生华盖木保护与繁育提供依据。小桥沟保护区参与项目的技术员掌握了濒危植物物候观察的技术和方法。
3. 在示范区开展华盖木野外种群和栖息地的保护及恢复的活动
3.1 在小桥沟自然保护区内实施野生华盖木种群栖息地恢复行动,如草果清除管理。
成果:
经过2009年的两次草果清除和2010年的2次补充清除活动,清除面积达6亩,原生境中的5株华盖木林下草果被彻底清除,使华盖木原生境保护与恢复工作迈出坚实步伐。
3.2 加强原生境华盖木巡护和保护工作的开展
通过加强原生境华盖木巡护和保护工作的开展使极度濒危物种华盖木原生境得到有效保护。
成果:
小桥沟保护区护林员对华盖木栖息地的巡护管理观念和巡护管理能力得到提高。护林员在项目开展以前从事简单巡护管理(做好预防、防止偷砍盗伐工作),在项目开展后在开展巡护工作的同时,了解和掌握了更多濒危木兰科植物的保护知识。
3.3 在小桥沟自然保护区内实施华盖木种子可持续采集管理和种苗繁育
2009年10月底和2010年11月中旬,小桥沟保护区根据华盖木果期监测,判断出最佳采种时期,在种子采集和繁育过程中,进行分株管理。
成果:
(1)小桥沟保护区工作人员对华盖木实行可持续采种,同时,每次采集球果的数量应该控制在母树结果数量的60%以内,使母树留有部分种子,以满足种子传播之需要。规范采种的方式也减少了对华盖木植株和林下灌草层的破坏。
(2)2010年,小桥沟保护区经过5天的采集,共采集到42千克果实,通过后期处理,最终共得到1260粒华盖木的种子。1200粒种子出苗率达95%,繁殖地点由兴隆转到法斗进行育苗,更为实际的考虑了华盖木原生境地对育苗工作的影响。
4. 示范区社区民众的濒危木兰科植物保护意识得到提高
4.1 FFI对小桥沟自然保护区进行社区工作能力培训和对保护区周边村组进行访谈
2009年6月8-9日,FFI罗杨博士在小桥沟保护区开展了参与式乡村快速评估(PRA)调查方法和工具培训。2009年6月10日-12日,FFI、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绿色昆明、小桥沟保护区对管理分局保护区法斗管理站周边社区(法斗乡)开展了为期3天的社区调查工作。
成果:
(1)通过两天的系统培训和练习,参加此次培训的人员学习和掌握了PRA调查方法和工具的使用,为接下来几天的社区调查做好准备。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对社区调查的方法有所了解,有利于以后社区工作的顺利开展。
(2)此次调查所涉及的范围有1乡,4个村,共217户665人。通过此次社区调查,了解了4个村的社会经济状况、社区林业资源利用现状、社区与保护区自然资源威胁及冲突、社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社区环境保护意识现状以及村民的趋向性意见。
(3)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桥沟片区管理局编写了《小桥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盖木栖息地周边社区参与式社会经济状况和自然资源利用状况评估报告》。
4.2 做好保护区濒危木兰科植物保护意识提高工作
自2009年9月一2011年保护区在FFI、昆明植物园和云南绿色基金会(YGF)、绿色昆明等技术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先后进行参与式调查、《珍稀濒危木兰植物》、《小桥沟保护区探秘》和《我爱家乡》绘画比赛、在文山州进行“走近植物中的大熊猫”保护滇东南濒危木兰等活动开展取得的经验继续做宣传教育工作促进保护区又好又快到发展。
成果:
(1)通过在试点班级开展系列环教课,增加了试点班级学生对华盖木等濒危木兰的认识及环保方面的知识,通过保护区工作人员现场宣传及保护区情况介绍,让学生了解保护区的作用及工作内容;
(2)通过在学校和社区开展一系列的环教活动,学生、老师和社区群众对华盖木等木兰的了解增加了,特别是中小学生们对于自然保护的热情明显提高。
(3)通过社区中开展展览和讲解式的宣传活动,增加了法斗乡东风、西山、下坝、老房子、董有及西洒镇群众对木兰保护的了解。
(4)文山州电视台和西畴县电视台的新闻频道对文山州广场大型宣传活动进行了详细的新闻报告。受众面覆盖整个文山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