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护行动

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行动一、二期项目介绍

2013/6/24 16:41:00
项目简介:
2009年1月、2010年5月,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先后启动了“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行动”一、二期项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对16家机构进行18个项目的资助,项目所涉及的极小种群物种包括了长臂猿科、猴科和鹿科的5种动物以及木兰科、松科、槭树科、梧桐科和使君子科的6种植物。目前,项目已全部完成了预定活动。

一、项目背景与目的
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使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全国34042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分布16021种,占全国高等植物总数的47.6%。云南分布脊椎动物1848种,占全国脊椎动物总数的50.4%。云南全省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114种,占全国重点野生植物种数的46.3%;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222种,占全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数的55.4%。然而,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面临一些挑战,部分地区存在着物种资源急剧减少、人为干扰破坏加大、外来入侵物种危害等问题。
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多重效益造林,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希望通过设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小额赠款项目,开展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行动,与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使社会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进一步提高,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促进社区发展的有效途径,对部分需要抢救性保护的物种提供必要的保护资金,为基层保护工作者提供培训机会,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保护工作。

二、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
2009年1月、2010年5月,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先后启动了“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行动”一、二期项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许多科研院所、基层组织和机构、社会团体向基金会递交了项目申请书。经过项目公开征集、专家评审等多个环节,基金会最终从150份申请书中筛选出18个项目16家机构和组织进行资助,其中包括西南林业大学保护生物学院等6家科研院所,永德大雪山保护区管理局等8家基层组织和机构以及卡瓦格博文化社等2家社会团体。
基金会资助的项目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包括种群分布、生境(栖息地)及致濒因素的调查;保护意识提升和能力建设;种群数量扩大及保护方法探索。项目所涉及的极小种群物种包括了长臂猿科、猴科和鹿科的5种动物以及木兰科、松科、槭树科、梧桐科和使君子科的6种植物。目前,项目已全部完成了预定活动。

部分已开展保护工作的极小种群物种分布示意图

 
力奥投资有限公司、红塔集团、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红河阳光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云南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武汉凯迪控股投资有限公司、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省林木种苗工作总站、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等10家企业和机构为保护行动捐款140多万元,使保护行动顺利实施。

三、项目的几点做法及成效
1.  基本摸清了一些物种分布状况,为制定保护措施提供了依据
基金会支持的11个项目所涉及的物种,多数仅有数量的记载,但其分布、生境条件和致危因素并没有做详细的调查。这次保护行动,基金会重点对黑冠长臂猿、白眉长臂猿、戴帽叶猴以及毛果木莲、景东翅子树等进行了调查,揭示了其种群现状,导致物种濒危的可能因素,提出了拯救措施。
 

黑冠长臂猿监测巡护技术实地培训              黑冠长臂猿栖息地开展生境调查
 
红河州林科所承担的“毛果木莲近地保护试验示范研究”项目,经过样方调查发现,该地区的毛果木莲资源已经极为稀少,种质资源在逐渐消失,成片分布的天然纯林已经找不到,能看到的仅是散生分布的植株;导致濒危的原因主要是生境破坏、分布区域狭窄和过度砍伐利用;并提出在原生地建立就地保护点,建立人工繁殖基地,开展近地或迁地保护,扩大种群数量的措施。

白眉长臂猿活动观察


白眉长臂猿活动区域(红点)与草果种植区域(绿色斑块)分布图

 
西南林业大学保护生物学院承担的“云南戴帽叶猴分布、种群数量调查和生存现状评估”项目,通过社区访查和实地调查的方法,调查了独龙江区域戴帽叶猴的分布;对猴群地理阻隔、种群特征和发现的频次等结果进行了分析处理,初步确定独龙江地区有18个猴群,其中种群大小在10-20只的有12群,20-30只的有2群,大于30只的有2群;基本查清生境丧失和破碎化可能是影响戴帽叶猴种群变化的重要因素,为下一步制定保护策略提供了依据。
2.  广泛开展极小种群植物物种的人工扩繁和回归,努力扩大种群数量
濒危植物不仅分布窄,数量少,往往自然更新能力也弱,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物种将消失或灭绝。人工繁殖及回归措施是扩大濒危植物种群数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针对华盖木、巧家五针松、景东翅子树、漾濞槭、毛果木莲等濒危物种,在调查,摸清生境状况和致危因素的基础上,项目实施单位与科研院所紧密配合开展了以人工扩繁、回归为主要措施的保护行动。文山保护区管理局小桥沟分局开展了200粒华盖木种子人工模拟回归试验;药山保护区管理局繁育巧家五针松1500多株,归化造林25亩;瑞丽珍稀植物园管理所承担的萼翅藤繁育与回归试验,现已扩繁2000余株萼翅藤,并进行回归试验,建立了野外种群,促进了野外种群的恢复与扩大,对萼翅藤的科学研究提供资源保障;漾濞县苍山保护区管理分局承担的漾濞槭保护项目,育种5万粒,出苗100株,成苗40株,为扩大物种数量积累了经验;毛果木莲的项目承担单位,培育苗木1500株,近地保护试验示范种植毛果木莲470株,成活448株,保存率96.5%,同时他们还编制了《毛果木莲育苗技术》、《毛果木莲种子检测及育苗试验研究初报》等,取得较好的成果。
 

 
3.  广泛开展面向社区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保护意识
保护极小种群物种,离不开公众的参与,特别是当地社区公众的参与,因为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行为往往是导致物种致危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项目承担单位始终把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保护意识作为项目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于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宣传材料,书写标语、制作永久性宣传牌等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在社区开展保护意识的教育。巧家五针松项目组利用农村赶集开展宣传教育,受影响的人数达1300多人次;西南林业大学、云岭自然保护区项目组对中小学生进行保护意识教育,通过设置系列教育方案、作文绘画比赛等方式,不仅使学生从小接受保护自然环境的知识,而且还把保护的理念传递给了大人,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卡瓦格博文化社充分利用宗教传统文化中的环保理念,邀请当地的高僧讲法,唤起人们对神山、日卦的尊重,提高了社区群众的保护意识。
4.  积极摸索有效的保护机制和方法,协调处理物种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关系
保护物种的主要力量来自当地社区居民。而当地社区居民世代生活在保护地或其周边,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协调处理好物种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各项目实施单位在开展社区宣传教育的同时,积极摸索有效的保护机制和方法,与社区签订管护协议,以协议的形式约束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云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探索建立保护区社区资源共管模式,由保护区、当地林业站及村民小组共同组成管理委员会,形成了村规民约,建立了巡护队,有效地改善了保护区与社区之间的关系,促进了滇金丝猴栖息地的保护工作。

5.  建立了项目监督管理机制,机构的能力得到提升
为保证项目实施,提高机构的社会公信力,基金会建立起了项目公开征集、专家评审、实施方案编制、协议签订的项目立项程序,以及项目中期检查,项目总结验收的监督管理机制。项目实施单位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能严格按照批准的项目方案组织实施,机构管理和项目执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6.  与相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以及新闻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保护行动的开展,受到相关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的关注,省林业厅、省环保厅、西南林业大学、中科院昆明动物所、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云南大学、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等不仅参与,而且还给予大力支持。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支持基金会开展巧家五针松保护项目。省环保厅从“七彩云南保护行动”中调剂资金支持兰坪滇金丝猴的保护。相关动植物方面的专家还积极为保护行动出谋划策。
云南电视台、生活新报、中国绿色时报等媒体及时报道保护行动的项目进展。生活新报设置了“云南濒危物种志”专栏,共发表了24期专题报道,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云南电视台也成功举办了“地球之声”跨年公益晚会。

7.  保护行动的开展,引起政府和社会对极小种群物种保护的关注
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极小种群物种保护,编制了行动规划,但尚未进入实质的行动。基金会2009年在全国率先启动极小种群物种的保护行动,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等媒体给予及时报道,得了到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的关注。保护行动还得到社会认可,并于2010年获得了“福特汽车环保奖自然保护奖二等奖”。

四、存在的不足
1.  投入不足(尤其是政府投入少),项目缺乏可持续性。
基金会设置的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行动项目已经成功开展和实施了两期,共资助了16家机构和组织的18个项目,涉及云南11个地州市。由于资金的限制,18个项目仅有白眉长臂猿及黑冠长臂猿项目连续开展了两期。虽然通过项目的实施,一些极小种群物种的影响力得到了扩大,一些机构和组织寻求到其他资助,开展了物种保护活动项目,但总的来看,项目难以延续下去。

2.  项目实施缺乏深度和亮点
现阶段,基金会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行动涉及的物种共11种,其中动物3科5种,植物5科6种。从物种数量上看,基金会已经针对较多的物种开展了项目;从项目内容上看,每个项目基本都包括了种群现状、生境调查与研究,宣传教育,能力建设,种群扩繁,保护方式探索等几个方面;从单个项目看,大多数项目都涉及上述多个方面,自身特色和重点不明显;而由于资助资金有限、项目期限较短,使得各方面的活动开展不够深入,主题不够鲜明。

3.  项目管理有待加强,机制需要适当调整
通过两期项目的组织开展,基金会已经设立一套项目立项程序,但基金会在项目立项前的考察和投入还有不足。一些项目在申报基金会资助之前,已得到其他机构组织的支持,申报的项目内容部分重复。基金会可进一步协调,整合项目活动,使资助取得更大的效益。受经费及其他条件的限制,基金会目前主要通过电话跟进与实地考察两种方式了解项目进展。项目期内,有的项目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较少项目进行了两次实地考察,使得基金会对项目的实际情况掌握得不够具体。

联系我们 · CONTACT US
联系电话:0871-65018953     传真:0871-65018953
机构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西昌路中央丽城2期8幢1703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4 云南绿基会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923号

关于我们 | 公益项目 | 筹募捐赠 | 联系我们
滇ICP备12002087号-3  技术支持:意酷网络
网络备案 滇ICP备12002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