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选择:

资讯中心

雪豹出没!| 德钦巴美公益保护地又添物种新记录,多方参与保护成效明显

2025/5/23 10:23:00





 2024年8月,云南德钦巴美公益保护地(以下简称巴美保护地)红外相机首次记录到了,这是自2021年巴美保护地红外相机照片显示记录到金钱豹后,再一次捕获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珍贵影像!至此,巴美保护地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国家一级动物包括了滇金丝猴、棕熊、林麝、黄喉雉鹑等




▲ 2024年8月巴美保护地红外相机记录到了雪豹  图 / 巴美保护地

▲ 2024年8月巴美保护地红外相机记录到了棕熊  图 / 巴美保护地


▲ 2021年6月巴美保护地红外相机记录到了金钱豹  图 / 巴美保护地

   巴美保护地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佛山乡巴美行政村,65平方公里的项目范围内涉及9个村民小组,约150只滇金丝猴。巴美地区是滇金丝猴物种的模式标本原产地(德钦阿墩子),也是云南最北端的滇金丝猴分布区,生态价值极为重要。根据近年来社区开展的动物痕迹调查,以及布设的红外相机记录,发现巴美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巴美此次发现雪豹,亦是首次记录到雪山之王雪豹和雪山精灵滇金丝猴同域分布的地区,表明巴美是我国雪豹迁移的潜在通道,同时再次佐证该区域具有较高的生态系统完整性

▲ 巴美滇金丝猴  图 / 肖林


▲ 巴美村小组  图 / 袁锦欣


▲ 巴美保护地  图 / 肖林


    巴美保护地项目于2019年在蚂蚁森林的支持下启动,成为云南省首个蚂蚁森林公益保护地,同时亦成为同年7月15日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以下简称网络)成立以来和蚂蚁森林合作的首个公益保护地项目。项目现已实施六年,采取政府授权监督(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德钦分局)、社区为主体(佛山乡巴美存塔玖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社会力量(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多方参与的保护模式,成效明显。

▲ 巴美保护地树牌  图 / 贾远


    网络作为云南省首个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网络,目标是推动滇金丝猴及其栖息地整体保护。网络实行保护管理机构、公益组织、科研机构、社区、公众和企业等广泛参与的合作保护机制,聚焦滇金丝猴种群调查、巡护管理和保护能力提升、栖息地廊道修复、滇金丝猴社区公益保护地建设、滇金丝猴自然教育、公众参与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中国旗舰物种的保护积累经验和树立典范。

    作为网络长期的合作伙伴,上海蚂蚁森林生态绿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蚂蚁森林基金会)自2019年至今,持续在栖息地廊道修复和滇金丝猴社区公益保护地建设方面支持网络的发展。基于保护成效以及“沪滇合作”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重要进展,双方在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和云南省林业与草原局的指导下于2023年11月11日的第九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上正式达成并启动了“云南灵长类濒危物种保护项目”战略合作。该合作具体由蚂蚁集团通过蚂蚁森林基金会,在五年内向网络秘书处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捐资8000万元,重点开展以滇金丝猴为旗舰物种的灵长类濒危物种保护工作。这也是进一步落实2022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通过的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积极响应政府鼓励社会组织参与“沪滇合作”的重要举措。

    2019年至2024年,基于网络,蚂蚁集团已通过公益项目蚂蚁森林,累计在云南捐资超过6000万元,重点支持滇金丝猴的保护管理和全境栖息地恢复与廊道建设,其中:投入1862.4万元连续启动德钦巴美、丽江老君山、维西塔城、云龙五宝山、德钦那仁萨勇五个公益保护地,滇金丝猴栖息地范围从云南省最南端的云龙天池到最北端的德钦巴美,海拔从1000米到4700米,管护面积55.34万亩,守护保护区内外1580只滇金丝猴;投入4974.5万元开展滇金丝猴栖息地廊道修复造林2.1万亩,涵盖云龙天池、云岭、白马雪山维西三个自然保护区内部或周边的滇金丝猴栖息地,种植云杉、冷杉、华山松234.7万株。

▲ 塔玖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秘书长鲁茸达瓦(左二)在北京参加OECMs中国潜力案例颁奖仪式  图 /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滇金丝猴全境的保护工作在蚂蚁森林基金会以及秘书处和全体成员单位持续的支持和努力下,日渐显现出可喜的保护成效,且社会影响力也在显著提升: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两阶段会议期间,全境保护项目入选“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列为中国18个生态修复与保护典型案例之一;
那仁保护小区和云龙天池多重效益森林恢复项目均入选COP15“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2024年,网络被写入《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4-2030年)》;同年,德钦巴美、维西塔城、云龙五宝山、德钦那仁萨勇、芒市芒杏河五个公益保护地均入围“OECMs中国潜力案例”,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OECMs),强调探索公益治理、社区治理、共同治理等多种方式,支持民间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开展,助力我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履约。

▲ 兰坪造林地  图 / 兰坪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生态系统是自然界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其中不同生物物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组成的复杂网络。在这个网络中,顶级掠食者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巴美顶级掠食者(豹、雪豹)的相继出现表明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尤其多种顶级捕食者都出现在同一区域。5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5年的主题为“万物共生和美永续”,呼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创和美永续之路,进而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新进程巴美保护地多年来的保护经验和成果除了体现出政府主导,社区治理,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共赢,还呈现了在当地保护组织塔玖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以及社区和传统知识力量的驱动下,当地社区与外界保护力量日渐所共同勾绘而出的“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动人画卷



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简介

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成立于2019年7月,作为云南省首个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网络,目标是推动滇金丝猴及其栖息地整体保护。网络由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云南白马雪山保护区管护局等13家单位共同发起,目前已有30余家成员单位。网络实行保护管理机构、公益组织、科研机构、社区、公众和企业等广泛参与的合作保护机制,聚焦滇金丝猴种群调查、栖息地监测网络建设、巡护管理和保护能力提升、栖息地廊道修复、滇金丝猴社区公益保护地建设、滇金丝猴自然教育、公众参与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中国旗舰物种的保护积累经验和树立典范。


本届秘书处成员单位包括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大自然保护协会、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上海浦东新区禾邻社区艺术促进社。其中,大自然保护协会为2025年轮值主席。



2023 © 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



联系我们 · CONTACT US
联系电话:0871-65018953     传真:0871-65018953
机构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西昌路中央丽城2期8幢1703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4 云南绿基会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923号

关于我们 | 公益项目 | 筹募捐赠 | 联系我们
滇ICP备12002087号-3  技术支持:意酷网络
网络备案 滇ICP备12002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