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境保护网络平台建设
(一)召开第四届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秘书处第一次会议
2024年4月19日,第四届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秘书处第一次会议在本届轮值主席单位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的主持下顺利召开。秘书处成员单位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和阿拉善SEE西南项目中心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参与。
会议主要讨论通过了网络2024年度工作计划;审议同意新成员单位——老君山保护中心的申请;还重点就举办全境滇金丝猴监测研讨会进行了商议,计划通过举办研讨会,以了解各保护区/保护地在监测工作方面的现状、存在的困难、需求等,为后续举办巡护员培训暨竞赛、执行站长计划等实质性工作提供依据和参照。
(二)举办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科学保护研讨会·滇金丝猴监测暨第十六届东喜玛拉雅学校
2024年6月7日,网络在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举办了“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科学保护研讨会·滇金丝猴监测暨第十六届东喜玛拉雅学校”,旨在深入了解全境各保护区/保护地在滇金丝猴监测工作方面存在的来自人员、技术、管理、意识、能力、资金等方面的现状,以为后期网络开展相应的赋能培训活动提供依据。
本次研讨会共有来自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德钦分局霞若管理所/奔子栏管理所、香格里拉维西滇金丝猴保护协会、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管理局99龙潭管理所、丽江老君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大自然保护协会、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阿拉善SEE西南项目中心、西南林业大学的30余位负责监测具体工作和研究的工作人员、巡护员及专家、学生参加。
研讨会通过参与式的讨论,充分了解到长期以来各管理部门监测工作的发展和现状,也通过各保护区、各公益保护地的分享,梳理了当前监测工作存在的难点。后续,网络将针对研讨会上收集到的具体反馈,设计和开展相应的赋能活动。
(三)网络增加2家新成员,成员单位数量扩大至36家
2024年4月和6月,秘书处经过研究讨论,同意吸纳丽江市老君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和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感知分实验中心成为网络第35家和第36家成员单位。其中:
丽江市老君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成立于2018年,是在丽江市⺠政局正式登记注册的⺠办非企业单位,作为社会和社区公益力量长期致力于持续开展老君山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以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利用,实现区域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平衡。2021年,老君山保护中心被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授权参与老君山滇金丝猴公益保护地的建立和发展工作。保护中心制定了“ 一群猴子、一片森林、一方百姓、 一支队伍”的保护策略,并以此建立了科学保护、 社区发展和自然教育三大保护工作模块。重点工作领域包括:保护管理、科学监测、社区参与、滇金丝猴友好社区发展、自然教育等。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感知分实验中心是由同济大学牵头申报的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感知分实验中心(Bio-CPU Lab)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的要求,对标国际前沿研究,致力于打造系统研究城乡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感知智能规划设计的平台,以持续对接实践需求的跨学科研究成果,为国土空间自然资源和生态规划研究与实践提供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撑。目前,实验中心正在云龙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专题研究(含滇金丝猴等重要保护物种的适宜生境研究)以及云龙滇金丝猴食源植物显微组织学数据库研究。
二、滇金丝猴栖息地修复和廊道建设
(一)蚂蚁森林滇金丝猴栖息地和廊道修复项目
1.造林实施方案评审会
·
2024年蚂蚁森林滇金丝猴栖息地修复造林项目(维西县、兰坪县、云龙县)+2024年蚂蚁森林灵长类栖息地植被修复项目(马关县、新平县)实施方案评审会:2024年4月,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和大自然保护协会在昆明组织召开了两个项目的评审会,会议邀请了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中国灵长类学会、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昆明分院、西南林业大学等专家组成专家组,对实施方案进行了细致的审阅,听取了方案编制单位的汇报,实施方案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其中,蚂蚁森林滇金丝猴栖息地修复造林项目(维西县、兰坪县、云龙县)累计计划种植云杉、华山松、冷杉3855.8亩;蚂蚁森林灵长类栖息地植被修复项目(马关县、新平县)计划种植桤木、光皮桦1531.5亩。
2024年蚂蚁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造林项目(会泽、沾益、江川)实施方案评审会:2024年5月,绿基会邀请云南千达林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完成了2024年蚂蚁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造林项目(会泽、沾益、江川)外业调查及实施方案的编制,并于5月31日在昆明召开了项目评审会,方案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该项目将在会泽、沾益和江川三个地区种植华山松4505亩。
2024年蚂蚁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造林项目(东川)完成外业调查和实施方案的编制。项目计划在东川种植冷杉1800亩。
2.蚂蚁森林2021年项目保存率和2023年项目成效检查
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联合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于6月24-30日至维西县、兰坪县和云龙县开展了蚂蚁森林2021年项目保存率和2023年项目成效检查。
二、滇金丝猴公益保护地建设
(一)丽江老君山滇金丝猴公益保护地
1.科学保护
(1)红外相机监测
4月初监测队完成了2024年第一轮金丝厂猴群核心活动区域、大羊场周边及北部林区公路的红外相机回收,共回收33台红外相机数据。
6月,经志愿者协助将收回的红外相机影像资料按类别进行分拣后,工作人员进行了进一步的物种识别,共处理61台红外相机数据。同时从这批影像数据中精选出了质量较高的野生动物照片及视频,让更多人能够看到和认识生活在老君山深处的精灵们。
(2)滇金丝猴猴群监测
4月8日-13日,老君山保护地监测队们在上利苴-波米落片区的滇金丝猴潜在栖息地内开展了巡护调查,包括寻找滇金丝猴活动痕迹、了解栖息地质量、调查潜在廊道等内容。
5月13日,监测队员收到在上利苴林区放牧人员目击到滇金丝猴的消息立即前往相关区域,成功找到1只公猴并首次通过影像记录到该区域的滇金丝猴分布,此次发现有可能为老君山区域第3个猴群分布提供佐证。监测队随即开展了为期18天的跟踪监测。
6月下旬监测队的野外工作重点放在金丝厂猴群的监测上,并顺利在在保护地西南片区发现大量猴群的取食痕迹。通过对痕迹新鲜程度判断,监测队判断猴群在该区域活动一段时间后向北转移,随即前往北部森林继续寻找,最终在保护地偏西北的区域发现猴群。
(3)采集放牧宣传访谈
4月14日-18日,保护地团队在金丝厂西部的社区开展了社区走访,调查了社区养殖的牛羊数量、放牧区域等信息;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当地人的上山频率、野生动物遇见率、狩猎传统等信息。
5月10-15日,监测队员吴学才在红龙潭周边采虫草的区域访谈并倡导“生活垃圾带下山”,同时监测队还配合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绘制出老君山虫草采集的大致范围。
(4)联合巡护
4月29日,老君山保护中心联合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及九十九龙潭管理所在上利苴-雪门槛区域开展了一天的巡护工作并共同商议了发现盗猎情况的处理方法。
(5)监测队能力建设
4月7日,保护地团队为监测队员开展了拍摄技能培训,对拍摄的原理、构图方式等进行了介绍,鼓励监测队员在日常工作中多拍摄分享。
4月16日,在大羊场巡护期间组织了监测队员观看了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的纪录片,视频看完后监测队各自分享了自己的观后感,以及各自对保护工作的看法和感受。
(6)野外监测站维护
随着雨季来临,监测队对大本营进行了维修太阳能发电系统、增加太阳能板等电力维护工作,以保证监测站用电安全及需求。同时,因野外监测站周边有大量家畜活动,、围栏时常会被牛破坏,监测队趁着雨季加固了监测站四周的围栏。
2.滇金丝猴友好社区建设
本季度在小桥头村小组长带领下开展了四次社区垃圾清理活动。经过为期一年的努力,小桥头小组的河道垃圾清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河道垃圾清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小桥头小组将继续秉承“推动社区垃圾共管、共治,呵护绿色家园”的理念,持续推进垃圾清理、分类工作。
3.自然教育
(1)参访与交流活动
4月23日、26日,大理野区青少年成长中心及福建师范大学师生先后到老君山自然中心参访,工作人员为其进行展陈讲解、分享了老君山滇金丝猴保护的成果,并就保护相关议题进行了交流。
5月底,上海NEWECO新生态到老君山保护地为深度了解老君山保护地自然观察路线的特色和生物多样性开展实地调研工作。
(2)社区自然教育活动
5月1日、25日,保护地团队完成了两期社区自然教育活动,活动主题分别为“我的树朋友”和“植物标本之美”。
5月21日,石头乡桃花小学5位老师带领一年级36名同学来到了老君山滇金丝猴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给孩子们做了展陈讲解,带同学们认识了滇金丝猴、滇金丝猴分布区域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巡护工作日常、红外相机的使用方法等。让孩子们认识了自己家乡的森林里有哪些野生动物,初步了解了生物多样性以及滇金丝猴保护工作的有关知识。
5月,大理猫猫果学校、大理山间集自然教育机构组织的公众活动参与者到自然中心参访。
6月22日,第六期社区自然课以起源于大约距今6700万年前的“恐龙大灭绝”时期“豆科植物”为主题。通过活动,孩子们掌握了豆科植物的一般特征,能够辨认身边的野生豆科植物,并了解了豆科植物的生存智慧。
另一方面,保护中心受滇金丝猴全境网络邀请参与由禾邻社发起的绘本自然美育课《滇金丝猴的秘密》示范官活动,目前,通过与每月社区自然课结合,已完成第一、二单元的课程内容。
(4)《老君山自然观察手册》项目
6月,保护中心和合作方上海新生态工作室共同完成了五条徒步路线的信息梳理,确定了观察手册和折页的内容大纲,同时中心也完成了物种照片的整理,下一步将具体完成内容的撰写。
4.对外合作交流及团队能力建设
4月28日-29日,保护地团队前往南宁参加2024年中国关键生态系统区域社区保护地研讨会,团队成员作为“发挥社区居民在社区保护中的能动性”圆桌论坛的嘉宾之一分享了老君山保护地一些社区工作中的实践经历和思考。
(二)塔城公益保护地
1.保护地团队建设
4月2日,塔城管理所、塔城保护地在响古箐村民活动室,组织响古箐村民小组社干部、致富带头人召开响古箐滇金丝猴社区发展会议,会议初步确定了社区发展主要方向、内容。会议结束后,塔城保护地及响古箐社区带头人共同制定了《响古箐滇金丝猴社区发展方案》。
2.巡护监测
5月-6月,塔城保护地进行红外相机回收,里程达68余公里。累计回收内存卡43张,经统计,共27874张照片、8449节视频,拍摄到滇金丝猴、林麝、中华鬣羚、毛冠鹿、黑颈长尾雉、亚洲黑熊、血雉、红腹角雉等国家珍稀动物。
此外,本季度红外相机监测巡护达43天,里程为333公里,沿途查看71台/次红外相机运作情况。同时,本季度开展日常巡护共76天,行程480.6公里,巡护过程中发现并记录滇金丝猴等动物粪便、痕迹、鸣叫共154条。
6月,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响古箐滇金丝猴展示猴群进行科学分群,把40只滇金丝猴护送至保护区各么茸林区嘎次湖区域,塔城保护地巡护员也一同参与到猴群分群工作中。
6月,塔城管理所、野生动物救护站、塔城保护地共同制订了《滇金丝猴野外种群监测方案》,依据方案,将于2024年9月对滇金丝猴野外种群进行数量监测。
3.社区参与
4月12日,塔城保护地、塔城管理所、野生动物救护站与塔城完小低年级部联合开展“亲近自然 保护自然”主题自然教育活动,共500多人参加;结合第四十三届“爱鸟周”,向学生们宣传爱鸟、护鸟知识,加强学生对鸟类的保护意识,并组织学生开展了爱鸟趣味手工制作动手实践活动。
4.政府沟通合作
4月26日-28日,塔城保护地联合塔城管理所开展联合大巡护,共28名巡护人员参与,巡护路程33余公里。
此次联合大巡护,在保护地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巡护,检查扣子等捕猎工具;查看安装的红外相机电池、运行情况;掌握、了解保护地区域内生态环境变化和分布情况;扩大保护地在社区和周边的影响力,对巡护路线上沿路的垃圾进行了清理、悬挂宣传标语,巡护过程途中发现滇金丝猴、林麝、亚洲黑熊、云南兔、勺鸡、雉鸡等野生动物的粪便和活动痕迹。
5.宣传
本季度塔城保护地在“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微信公众号发布推文2篇,阅读、转发及浏览人数累计超过310多人次。
(三)巴美公益保护地
1.保护地团队建设
5月1日,北京市海淀区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山水”)前往巴美,对巴美保护地的巡护员们开展“两步路”APP及巡护技能培训,现每位巡护员均在手机中安装了两步路APP,且在巡护中均在使用。
多方筹措,尽可能的为保护地争取资源及支持,6月保护地团队前去佛山乡向党委书记等介绍了保护地的工作及开展情况。
2.巡护监测
(1)巡护物资采购
4月,保护地完成红外相机、电池、SD卡、帐篷、睡袋等巡护设备及物资采购,进行清点核实及登记入库。
(2)红外相机布设及巡护
5月-6月,巴美保护地巡护员与山水及志愿者等共计12人进行了为期10天的红外相机布设,布设中采用分组进行的方式,布设地区海拔梯度从3300m到4500m。本次共布设红外相机58台,覆盖保护地大部分区域。
在布设红外相机的同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巡护,巡护里程200km以上;发现滇金丝猴、水鹿、林麝、金钱豹、岩羊、狼、黑熊、中华鬣羚、小麂、豹猫等兽类足印及粪便等痕迹,目击白马鸡、血雉、红腹角雉、水鹿、黄喉貂等动物;清理猎套20余个。
6月14日-6月16日,巴美保护地团队及绿基会共同开展保护地巡护工作,包括红外相机运作情况检查,动植物及其毛发、痕迹、粪便等记录,采挖虫草的村规民俗调研等。
3.宣传
4月,绿基会的志愿者结合塔玖协会意见及需求,为其设计了机构LOGO,协会后将LOGO制作为会旗,便于开展工作期间对协会的宣传。
5月,塔玖协会微信公众号“巴美村塔玖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开始使用,并同步开通了视屏号,由协会负责管理和运营。5月-6月共发布6篇推文,后续将定期在该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巴美保护工作及进展。
此外,在白马雪山管护局德钦分局的支持下,德钦县融媒体中心于6月14日到巴美保护地进行宣传拍摄,具体记录了巡护队的日常工作,保护地团队主要成员斯南吉层、达瓦、此里甲初和此里尼玛参与宣传拍摄。6月24日德钦县融媒体发布宣传视频。
(四)南仁萨勇公益保护地
1.保护地团队建设
4月,经德钦共管协会、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绿基会)、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山水)共同协商,制定了保护地核心工作人员及巡护员选拔标准。经过村委会根据标准及本村惯例选拔后,南仁萨勇保护地核心人员及巡护队组建完毕,其中,南仁村及萨勇村各配备1名核心工作人员,同时每村组建一支3人的巡护队。
5月,山水和德钦共管协会对保护地萨勇小组巡护员进行了访谈,明确了保护地巡护工作的方向及工作内容、要求。同时对萨勇小组巡护员进行了培训,内容包括巡护监测认识、红外相机布设方法及使用、滇金丝猴监测了解等,并与巡护员们实地进行了巡护路线规划、红外相机布设。
6月,山水项目团队为南仁小组的巡护队进行了巡护监测培训和实地操练,为后续红外相机布设做准备。
2.科学保护
4月,项目团队完成40台红外相机设备采购。因当地重要生计来源——虫草采集集中在5、6月,团队计划于7月组织南仁、萨勇两个村的核心工作人员及巡护队对保护地按照公里网格的方式进行红外相机的布设。
3.社区参与
6月,项目团队在南仁小组与村干部、村民分别商议了保护地社区发展的方向,听取了南仁社区目前存在的困难,未解决的事项以及需求。围绕如何从保护中受益对南仁社区进行了走访调研,调研中了解到南仁社区的灌溉水渠因为年久失修,对村子周边农田的灌溉用水造成的影响,希望能争取项目修缮水渠。
4.政府沟通交流
4月29日,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和向城局长一行至绿基会办公室,就南仁萨勇保护地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对接,局长表示为确保项目推进,建议保护地核心团队和巡护队员初步审核之后报送德钦分局进行审议确定;后续在项目活动开展上,多方通过函件方式加强行程沟通和报备,确保共管协会和社会组织、社区、保护区等多方合力共同协调推进保护地工作。
6月24日、26日,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杨瓒副局长带队保护区科普宣教、对外合作等科室工作人员分别拜访山水和绿基会,就目前保护地项目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交流,表示白马雪山达日管护站作为南仁萨勇保护地工作站将尽快投入使用,以方便项目的顺利开展。
5.宣传传播
4月,通过绿基会公众号发布1篇项目启动会推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fQeTkJz-7O26xy4osaFjQ5月,项目团队开始设计制作南仁萨勇保护地树牌。
(五)云龙(五宝山)公益保护地
1.保护地团队建设
4月,项目团队为工作站配备办公和住宿等设施设备,逐渐完善工作站。
4月,保护地监测工作开始。4月17日,云龙天池保护区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就红外相机的布设做了总结,同时就接下来的工作进行了安排,为巡护及社区工作指明了方向。
5月,保护地日常巡护工作正式开始。山水团队就日常巡护的安排及相关注意事项在与巡护员一起进行了规划。同时,保护地工作站采购配置了电脑、投影、移动硬盘、相机等设备,以及一系列办公用品及宿舍生活用品,已经能基本满足在此驻点和办公的需要。
6月,项目团队和巡护队员参加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在大理大学举办的滇金丝猴科学保护研讨会,研讨会邀请了滇金丝猴保护区和保护地的监测人员进行经验交流,并在红外相机布设标准,监测数据应用,物种空间关系网络研究几个方面进行了培训。
2.巡护监测
4月,工作小组带领巡护队员开展红外巡护7天,巡护里程达120公里,并完成了保护地中廊道部分45台红外相机的布设。在红外相机布设过程中,工作小组针对巡护队员进行了实地培训,规范了布设规程。此次布设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长尾雉。
5月-6月,开展巡护工作113天,1576公里,填写巡护记录表87份。检查了部分临近道路、社区的红外相机,拍摄到白腹锦鸡、白鹇、豪猪、豹猫、花面狸等数种野生动物。此外,保护地划分为3个片区由6名巡护员分别进行巡护管理。
3.社区参与
4月,项目团队走访了八子地小组、炼登村、师井村,并围绕“社区生计、农作物种植、耕作方式以及本地传统生态文化、野生动植物资源等”对本地村民进行访谈。
6月,项目团队与合作机构农民种子网络一行在保护地周边社区天灯村海坪小组和师井村老仙厂小组交流学习,运用五象限图可视化调查工具与村民一起梳理社区农作物品种、农事历、物候历等信息,初步了解社区农业资源。
4.组织发展
5月,五宝山保护地团队和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蚂蚁森林大古坪保护地)一行在云龙天池进行交流共学。一方面,相互分享了在自然资源保护、社区宣教、科研监测和信息化方面的经验,另一方面对两片蚂蚁森林保护地的工作经验、能力建设进行了座谈。
5.政策研讨
5月,大理州林业和草原局保护地科科长施继华莅临五宝山工作站指导,项目团队汇报近期在廊道开展的红外相机调查工作和保护地的工作重点,并会同保护区进行座谈,希望通过保护地项目能对保护区南北片区的滇猴监测工作提供协助;同在5月,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保护地处张一群处长赴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保护区信息化建设和巡护监测体系平台使用情况。项目团队汇报了五宝山保护地工作进展,以及现有保护地监测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蚂蚁森林保护地作为保护地外的保护措施如何能为云南省保护地建设提供经验和示范进行讨论。
6.宣传
5月,项目团队开始跟进设计制作五宝山保护地树牌。
6月,项目团队参与云龙县红领巾讲解员风采展示活动,来自云龙县诺邓镇九年制学校的学生们就云龙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果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讲解。蚂蚁森林五宝山保护地项目作为云龙县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项目,为保护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保护地工作人员为来参加活动的同学及各方人士做了项目介绍及科普指导。
三、滇金丝猴保护社会影响力提升
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被正式编入《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4—2030年)》
2024年5月23日,经省政府同意,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林草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4—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2024-2030年)》)。
《行动计划(2024-2030年)》的发布,旨在贯彻落实《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坚定践行“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深化拓展COP15成果,为全面推进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进程,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指引。
其中,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被正式编进了《行动计划(2024-2030年)》“优先领域一、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条目中的“优先行动6: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参与项目”里,提倡全社会的关注与参与,这不仅极大肯定了网络既往的工作,也为未来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