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选择:

资讯中心

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2022年第4季度工作简报

2023/1/5 10:15:00

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2022年第4季度工作简报

一、网络合作平台建设及品牌宣传

1启动并实施“影像助力生态保护·公益影像行动计划”

为了让更多巡护员能拿起相机,用影像守护自然,网络成员单位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北京海淀区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云南乡村之眼乡土文化研究中心于2022年共同发起了“影像助力生态保护·公益影像行动计划”。

“计划”通过面向网络成员单位发起公开招募,并通过逐个访谈的方式筛选出16名学员参加第一期的生态影像培训。目前培训已经完成第一阶段的培训和逐个访点的工作,后续阶段的课程还在持续进行中。

 

学员合影

 

集中培训和学习 

 

拍摄期间逐个访点

 

2《云南灵长类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行动计划(第一期)》通过专家评审

为促进云南灵长类物种保护,在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主持下,部份科研院所及网络成员单位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等社会组织编写了“云南灵长类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结合云南灵长类动物保护现状与保护空缺,拟建立“云南灵长类动物保护基金”,支持开展以栖息地植被恢复和公益保护地建设等项目,使以滇金丝猴为主的其他灵长类极小种群物种(包括但不限于西黑冠长臂猿、蜂猴、倭蜂猴、中缅灰叶猴等)的主要保护空缺获得有效保护,灵长类动物栖息地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为确保《行动计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2022年12月27日,由省林草局主持在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召开专家评审会。会议邀请中国灵长类学会、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大学、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参加了评审会。

评议过程中,专家评审组经质询、答疑和讨论认为,云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和灵长类动物种类最丰富的省份,灵长类动物及其栖息的原始森林是云南最具代表性的生态系统,编制《行动计划》,对指导滇金丝猴为代表的灵长类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行动计划》编制规范,内容详实,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能较好指导后期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和有效实施。同时,专家们还针对《行动计划》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最终,专家评审组一致通过了《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专家评审会

 

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汇报行动计划编制情况

3召开第三届轮值主席第一次秘书处工作会议

2022年8月31日,第三届轮值主席秘书处召开了第一次成员单位会议,主要讨论本届网络工作计划及秘书处相关工作机制。参加本次讨论的有省林草局李鹏处长、绿基会邹恒芳理事长、SEE西南项目中心萧今老师、大理大学东喜院黄志旁老师、云龙天池保护区徐会明所长、大自然保护协会杨春桃、以及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庞涛。会议详细讨论了网络2023年度工作计划,未来网络依旧聚焦滇金丝猴保护网络合作平台的建设、全境监测与巡护、栖息地修复、社区公益保护示范地以滇金丝猴保护的社会影响力等五个方面。同时,秘书处成员单位由原来4家增加到7家,会议还就秘书处的沟通机制、决策机制以及宣传和筹款工作进行了讨论并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未来秘书处将发挥好沟通协调的作用,为网络运行提供好服务。

4开展滇金丝猴走近公众系列主题活动

为了让更多公众认识和了解我们的国宝滇金丝猴,扩大滇金丝猴及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的社会影响力,2022年11月,网络与昆明动物园合作,共同开展“滇金丝猴走近公众”线上线下系列主题公益活动。

系列活动第一站“寻找滇金丝猴和它的朋友们”也于12月10日在昆明动物园正式开启。本次活动邀请滇金丝猴保护专家龙勇诚老师给公众带来滇金丝猴科普小课堂,游赏灵长类园区和寻找滇金丝猴及它的朋友们打卡活动,让公众与滇金丝猴及其他灵长类动物近距离的接触。后续网络还将在明年樱花节期间持续开展更多的滇金丝猴走近公众活动,期待大家持续关注和参与。

 

 

5中华慈善日宣传活动

为面向社会公众和社会组织展示基金会发展成果,促进交流合作,网络于9月5日参加了由云南省民政厅组织举办的第七个“中华慈善日”系列宣传活动,活动上展示了网络这些年来开展的活动和取得的成果。

 

 

6发放优秀巡护员奖金和巡护装备

滇金丝猴及栖息地的保护离不开广大一线工作者、巡护员、护林员的辛勤付出,因此,网络每年都发起优秀巡护员的评选活动,以支持和奖励我们的“国宝守护者”。2022年,网络通过面向28家成员单位公开征集到17位候选人参与评选滇金丝猴优秀巡护员,通过单位提名、专家评审以及公众投票,最终选出了8位“优秀滇金丝猴巡护员”获奖者以及1位“怒江金丝猴巡护监测特别贡献奖”获奖者。网络秘书处近期给以上9位获奖者发放了每人5000元人民币现金奖励,以及给符合要求的其余5位提名者发放

7开展第18期线上公开课分享

2022年10月28日,网络秘书处邀请西南林业大学尹仑教授带来第18期公开课:传统知识与非洲象保护——肯尼亚的社区行动实践。尹仑教授是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研究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生态文明和生物多样性法治建设、气候人类学、民族生态学、灾害风险综合治理等问题的研究。本次分享课以肯尼亚社区参与非洲象保护作为切入点,引出传统知识对物种保护的促进作用。滇金丝猴分布区域聚集着大量的藏族、傈僳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他们千百年来沉淀的传统文化对滇金丝猴以及其他物种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次分享课也给社区参与滇金丝猴保护工作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和参考。

 

 

8网络增加新成员

2022年9月份,云南大学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向网络秘书处提交了申请表,经过秘书处讨论,同意其成为网络第29家成员单位。云南大学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立在国际刊物上发表滇金丝猴保护研究的学术论文,并作为滇金丝猴全境动态监测项目的三大技术支撑单位之一,对护林员开展野外滇金丝猴粪便样品采集技术培训,并负责滇金丝猴遗传DNA资源库建立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实验室加入滇金丝猴全境网络,也将为后续滇金丝猴的科学研究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二、滇金丝猴栖息地修复和廊道建设

1开展2022年度滇金丝猴栖息地植被修复项目

2022年,网络成员单位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在蚂蚁森林的资助下以及大自然保护协会的技术支持下,继续与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云南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局局维西分局合作,继续在在云龙、兰坪和维西开展滇金丝猴栖息地植被修复项目,其中大理云龙造林1209亩,兰坪县造林961亩,维西县造林1551亩,合计造林3721亩,造林树种为华山松、云杉和冷杉,合计株数为37.7万株。目前,三县均已完成规划造林任务,并组织造林人员开展管护设施(铁丝网、护桩、遮阴网)的安装工作。

下一步项目将加大对造林地的管护工作,安排专业护林员对造林地进行持续管护,保证造林成效。

 

云龙县造林小班

 

兰坪县新造华山松

 

兰坪县蚂蚁森林造林现场(整地)

 

维西县蚂蚁森林造林小班

 

兰坪县蚂蚁森林造林完成现场

22023年蚂蚁森林滇金丝猴栖息地修复造林项目实施方案》通过专家评审

2022年12月28日下午,网络成员单位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在西南林业大学组织召开了云龙县和维西县《2023年蚂蚁森林滇金丝猴栖息地修复造林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专题评审会。会议邀请了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蚂蚁科技集团、中国灵长类学会、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西南林业大学及项目技术支持单位大自然保护协会共14位相关领域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对方案提出相关评审意见。

会上,各位专家就方案做了客观点评,重点在适生树种选择、抚育管护措施优化等方面提出了科学性建议,同时对项目的实施予以支持肯定,指出项目的实施在区域生态植被恢复、扩大滇金丝猴种群数量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会议最后,五位专家一致同意方案通过评审。下一步,项目将充分吸纳各位专家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做好方案设计与执行管理工作,加强项目宣传,从生态、社会等角度实现多重效益造林。

 

 

三、填补保护空缺:滇金丝猴公益保护地建设

1德钦巴美滇金丝猴公益保护地

1.1社区巡护

9月1日-12日和10月1日-12日,三个片区的村民分别例行开启一月一次的巡护工作,工作内容主要是找寻动植物的踪迹与观察植被生长情况。

1.2科学监测

9月、10月,巴美监测队员们踏上了找寻猴群动态的路程,倾盆大雨也未能阻挡对保护事业的这份热爱与决心,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之人目睹到了猴群的踪影与粪便与动态情况。

1.3机构建设

巴美保护地巡护员鲁茸达瓦参加了由滇猴保护网络举办的面向滇金丝猴保护区域保护地巡护员的生态影像赋能行动,携带摄像设备奔赴云南省大理市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加培训,并呈现了自己未来拍摄作品所需的素材。

 

 

 

 

1.4保护成果

巴堆小组的一位村民在上山途中看到动物并拿出随身携带的手机进行拍摄,后期经确认为水鹿,从中体现了一直坚持的保护工作也有显著成果。

 

 

 

2维西塔城滇金丝猴公益保护地

2.1机构建设

2.1.1红外相机培训

2022年9月中旬,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学黄志旁老师及其专家团队到塔城公益保护地针对巡护员开展红外相机安装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塔城公益保护地区域红外相机布设方案及巡护路线图。在培训过程中详细讲解红外相机安装过程中需要记录的相关位置信息、安装时间,相机维护工作以收集数据、检查相机工作情况,更换电池等。

 

2.1.2制定塔城保护地巡护计划

巡护计划如下:

Ø核心巡护员2名,每人每月要求不低于10天的日常巡护。

Ø其余10名巡护员,来自不同的村社,负责当地村社的巡护,每人每月不低于10天的日常巡护。

Ø巡护工作完成后再群内进行打卡。

巡护工作主要针对以下问题:

Ø制止和积极上报保护地内乱垦乱采、乱砍乱伐、偷看倒卖林木和乱扑滥猎野生动物等一切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

Ø负责保护地内树木病害虫监测。

Ø巡查并制止野外违规用火。

Ø随时巡查红外相机是否遭到破坏。

在巡护过程中新发现野生动植物的踪迹记录好并上报。

2.2巡护监测

20229

120229月,塔城公益保护地巡护员共计巡护7天,每人巡护路程至少55公里,每人巡护时长96个小时。

2、红外相机布设及安装

2.1 在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学黄志旁老师的指导下,依据红外相机布设方案,在塔城公益保护地布设45台红外相机。

2.2塔城公益保护地每个巡护员上山安装红外相机至少4天时间,现已完成45台红外相机安装工作。

 

红外相机布设方案——相机布设方案以公里网格的方式综合考虑地貌、植被、海拔因素设置相机预布设位点,各个网格拟布设相机数量为0-2台,共规划55个相机位点,布设45台红外相机。

2022年10月

1、日常巡护:塔城保护地组织巡护员每人至少巡护54公里,每人巡护时长36个小时。

2、红外相机安装及巡护:2022年10月,塔城保护地巡护员在巡护范围内共布设45台红外相机并已全部完成安装。本月每个巡护员除日常巡护外,对安装的红外相机进行监测检查。

3、查看联合执法巡护路线:2022年10月底,保护地办公室工作人员与巡护员一同查看巡护联合执法路线,并计划于11月中旬,由塔城保护地联合白马雪山塔城保护所、镇政府、森林公安等多个部门共同开展联合执法巡护。

 

巡护队员日常巡护中检查红外相机

2022年11月

巡护员每人巡护至少42公里,每人巡护时长26个小时,主要检查红外相机电池、运行情况。

2.3 社区参与

 11月8日,塔城保护地、塔城管理所、塔城野生动物救护站一同对塔城公益保护地核心区域内的响古箐上中下组、拖落顶组、塔城一二组进行社区访谈及森林防火宣传。

 

此次社区访谈及森林防火宣传的主要目为:一是介绍塔保护地的基本情况;二是宣传对保护地内主要的珍稀动植物的保护;三是宣传今冬明春森林防火安全,临近森林防火期,加强舆论宣传,提高村民森林防火意识;四是通过社区访谈了解村民在生产生活中反馈的问题及期望得到哪些帮助;五是让广大群众广泛认识设立保护地的重要性,以及在保护地区域内活动应注意的事项;六是宣传禁止在保护地区域内乱砍乱伐树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法律法规,使保护地区域内的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访谈过程中,工作人员对村民的家庭收入、经济来源、未来期望发展哪一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此次宣传访谈会共收回《塔城保护地社区居民发展需求问卷调查》80多份,下一步将对问卷调查表进行统一汇总、分析,编写保护地区域村民发展需求计划。

2.4政府沟通合作

11月9日—10日,塔城保护地工作人员及全体巡护员、塔城管理所、塔城野生动物救护站、塔城镇人民政府、镇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维西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萨玛阁派出所及塔城村委会一同进行联合执法大巡护,共出动车辆3辆,巡护人员共20人,巡查路线24余公里,巡护时长9小时多。

 

联合执法大巡护主要针对非法破坏和盗伐林木、乱砍滥伐、乱捕滥猎、乱采滥挖、乱垦滥牧等违法违规现象及破坏野生动植物等违法问题。在联合执法大巡护途中发现,红外相机拍摄到野外滇金丝猴、林麝、猕猴等野生动物,发现了野外滇金丝猴粪便、豹猫粪便、野猪痕迹等。

 

下一步,塔城保护地将认真梳理总结此次联合执法大巡护行动成果和经验,完善科学执法模式,进一步推进塔城保护地执法巡护检查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真正将塔城保护地内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制度和措施落到实处。

2.5宣传

2022年9月23日,蚂蚁森林及绿基会工作人员到塔城公益保护地开展“猴哥,又见面了!”主题直播,直播时长约三个半小时、370万受众观看。直播结束后,蚂蚁森林团队给塔城公益保护地巡护员发放了巡护装备,包括夏冬工装各12套(总24套)、登山鞋12双等。

 

蚂蚁森林团队给巡护员发放巡护装备

 

2022年11月,发表社区访谈及联合大执法2篇简报,并通过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众号进行传播,浏览人数及转发数量超过500条。另外,向群众发放保护地内珍稀野生动植物宣传标语及保护宣传手册200余份,还积极组织在微信朋友圈、政府工作群、社干群、护林员群转发“保护野生植物普法”宣传,通过线上线下多角度、多形式、全方位开展宣传。

 

社区访谈及森林防火宣传

3丽江老君山公益保护地

3.1科学保护

3.1.1 滇金丝猴种群监测-9月份

9月初,老君山社区监测队对滇金丝猴巡护路线进行常规巡护,相继从金丝厂从北向南的五条巡护路线寻找滇金丝猴留下的活动痕迹。雨季茂密阴湿的森林给予了猴群的天然的庇护,监测队未能发现猴群。

 

监测队进行巡护路线的常规巡护 ©丽江老君山保护中心

3.1.2老君山保护地网格化监测

 

完成了第三季度回收的红外相机影像资料得处理,不少位点都拍摄到了滇金丝猴活动的画面,其中一段小猴喝奶的画面也让我们能够近距离地观察到野生状态下滇金丝猴哺育幼崽的行为。

 

哺育幼崽的滇金丝猴 ©丽江老君山保护中心

 

结合不同位点拍摄到猴群的时间分析,我们也可以判断猴群是否发生了分群,以及判断猴群的活动位置。

此次红外相机数据也发现了游客的痕迹。每年4-5月份的周末会有很多游客上山徒步,而滇金丝猴群在这个季节的主要活动区域也正好是这条徒步路线的两侧。未来计划在徒步路线两侧设置提示牌,提醒游客经过这片区域时不要大声喧哗。

 

在滇金丝猴活动区域内徒步的游客 ©丽江老君山保护中心

3.1.3 滇金丝猴种群监测-10月份

丽江老君山保护地除了我们熟知的金丝厂片区之外,在保护地南部还有一个我们称为“大坪子”的片区,也是历史上老君山滇金丝猴的重要栖息地。但是多年来,调查人员只发现过少量的粪便和断枝等痕迹,仅通过访谈周边村民的方式了解到猴群的大概分布范围。

2022年10月,老君山公益保护地社区监测队重启对大坪子区域猴群的调查工作,到达根据访问信息了解到的区域寻找猴群,在寻找猴群的过程中也同步开展了大坪子片区的红外相机网格化监测,通过红外相机也可以协助我们寻找猴群的信息。

通过22天的野外工作,监测队共寻找了约37平方公里的区域,安装了17台红外相机,希望在接下来几个月的时间里,这些红外相机能帮助我们了解大坪子区域野生动物分布的基础信息,也希望这些红外相机能帮助我们寻找到大坪子区域的滇金丝猴猴群。

 

大坪子野外监测过程©蜂春林/老君山保护中心

3.1.4滇金丝猴种群监测-11月份

每年5月和11月会针对老君山滇金丝猴种群开展两次专项调查。5月猴群会来到地形开阔、视野较好的保护地南部区域,因此在这期间开展一次猴群数量调查,有助于我们了解清楚老君山金丝厂猴群的数量。而每年的11月的监测的侧重点之一是对当年出生的新生幼猴数量的调查。

11月8日至13日监测队在南部寻找猴群未发现猴群活动痕迹,20-25日在北部区域寻找猴群,在石人湖以北的区域成功找到猴群并开始对其跟踪,记录幼猴数量。

 

滇金丝猴监测 ©老君山保护中心

3.2滇金丝猴友好社区建设

3.2.1利苴村三岔河小组修桥项目完成

为保障老君山保护地周边社区村民的基础生活,拥有更好的发展,在保护与发展两不误的前提下,老君山保护中心在开展科学保护工作之余,同步参与和协助周边社区的公共事务。由于利苴村进山生产劳作途中多处木桥由于雨水长期冲刷浸湿受损严重,严重影响利苴村民出行,为保障村民出行安全,丽江市老君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出资9575元用于村民对5座木桥翻新搭建。

 

三岔河修桥现场 ©褚学文/利苴村三岔河村民

3.2.2 组建利苴村妇女手工艺兴趣小组

 

11月24日,由老君山保护中心牵头组建的丽江老君山滇金丝猴友好社区利苴村手工艺兴趣小组进行了第一轮的沟通讨论会。小组成员对第一期羊毛毡手工艺培训的时间、内容、流程等议题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并热情表达了对开展本地少数民族手工艺培训及相关活动的期待。

 

利苴村妇女手工艺兴趣小组讨论 ©李如雪|老君山保护中心

3.2.3 利苴村替代能源设备发放

2022年11月24日,由丽江老君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组织发起的丽江老君山滇金丝猴公益保护地周边社区利苴村替代能源设备发放仪式在利苴村委会举行。来自玉龙县石头乡政府、利苴村委会和利苴村十三个村民小组的村民代表共34人参与了发放仪式。

本次项目覆盖到整个利苴村的409户村民,分别为三岔河50户,腊马各40户,药材厂19户,妹泽干29户,阿克都9户,三里居18户,王南化13户,上利苴38户,下利苴34户,四路子47户,金美古44户,利业保9户,小桥头59户以及利苴小学、利苴村委各一台。

 

利苴村替代能源设备发放仪式 ©李如雪|老君山保护中心 

3.3滇金丝猴自然中心运营与自然教育

3.3.1第8期社区自然教育活动开展

第八期老君山社区自然课于9月24日开课,本期的主题为“垃圾的森林冒险”。在这次课程中,同学们通过对两条村民进山路线进行简单的森林垃圾调查,了解了森林中的垃圾情况和问题,同时,通过一些生态游戏,学习了垃圾分类和垃圾降解的知识,探索人为活动和森林环境的关系。孩子们经过全体讨论,明确了自带水杯、不带包装零食参与自然教育课程、生活中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等几项垃圾减量行为要求,为营造健康的森林环境付诸实践。

 

森林垃圾调查 ©冷杉/丽江老君山保护中心

 

垃圾降解游戏 ©冷杉/丽江老君山保护中心

3.3.2 第9期社区自然教育活动开展

10月29日,第9期社区自然课带领利苴村的20位孩子进行观鸟初体验。在导师带领下,同学们学习了鸟类的六大生态类型,运用望远镜开展鸟类观察。初次接触观鸟,同学们顺利见到了林雕、红尾水鸲、白鹡鸰等生活在身边的鸟类,体验到了观鸟的乐趣。

 

室内学习+户外观鸟体验 ©冷杉/老君山保护中心

3.3.3 第10期社区自然教育活动带领利苴村学生体验滇金丝猴巡护保护

11月19日,利苴村参与社区自然教育的孩子们首次体验了10km徒步,在五彩斑斓的山色中化身为一名小小巡护员,学习滇金丝猴“保镖”的巡护监测工作、布设红外相机。初冬的森林准备了一场五感体验的盛宴,多不胜数的野果、河滩上的浮冰、走起来沙沙脆响的落叶带给孩子们无穷的乐趣。而在爬树、玩冰、落叶大战之中,孩子们由内而外散发着对森林的热爱,洋溢着自信和幸福。

 

学习布设红外相机 ©冷杉|老君山保护中心  

3.3.4 滇金丝猴保护站(自然中心)功能区改造工程完成验收

为优化滇金丝猴保护站的各项功能,补充开展科研监测和自然教育活动的物品的存储空间,保障老君山各项监测、研究的保护工作有序进行,2022年10月,保护站功能区改造开始动工,并于2022年11月底完成了改造工程验收。

 

保护站功能区优化改造后鸟瞰设计图 ©老君山保护中心 

3.4 对外合作交流

3.4.1 参加滇金丝猴巡护员影像培训

老君山保护地李如雪和巡护队队长蜂春林参加了由滇猴网络举办的面向滇金丝猴保护区或保护地巡护员的生态影像赋能计划,前往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加培训,学习照片及视频的拍摄和剪辑技巧,希望在未来能将更多野外巡护过程中的有趣见闻通过影像的方式分享给更多人。

 

各个滇金丝猴保护地的巡护员一起参与影像培训

3.4.2 参加由云山保护主办的国际长臂猿日主题线下嘉年华活动

在国际长臂猿日到来之际,10月22日,丽江老君山滇金丝猴公益保护地团队受邀参与由云山保护主办的以长臂猿和它的朋友们为主题的嘉年华活动。在活动现场,团队精心准备的滇金丝猴社区友好产品和文创以及自然体验游戏获得了公众的喜爱,希望能趁此机会,在支持长臂猿保护的同时,扩大公众对于灵长类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认知。

 

4德钦县羊拉乡走访调研吾牙普牙种群滇金丝猴保护现状

为持续打造中国旗舰物种的典范,扩大滇金丝猴保护范围,尽可能辐射尚未处于保护区内的滇金丝猴种群。2022年10月11日至14日,网络成员单位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和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共同走访了吾牙普牙种群滇金丝猴在羊拉乡茂顶村的活动区域,并与村民进行了调研。

调研了解到,目前在茂顶村活动的吾牙普牙种群滇金丝猴数量约为400-500只,活动区域主要涉及茂顶村南仁村、萨勇村小组林地。通过本次调研,划定了保护地范围、了解了滇金丝猴活动区域森林林权归属和林业调查数据、村民的滇金丝猴保护意识现状、村民滇金丝猴活动区域的生产生活、滇金丝猴保护的有利因素和威胁因素。2022年11月绿基会依据走访调研情况,编制了保护地实施方案,后续将进一步推进保护地申报及实施工作。

 

走访南仁村小组林地了解滇金丝猴活动范围

 

调研合影

四、成员单位工作开展简讯

1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1.1  巡护与监测

8月底,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联合云龙天池国家级保护区天池片区巡护员及护林员根据前期滇金丝猴全境网络的滇金丝猴栖息地统一划分网格及编号,以天池片区宝丰、苗尾、诺邓三个管护站为单位进行了第二次滇金丝猴保护巡护暨第一次红外相机维护。此次巡护范围涉及天池片区滇金丝猴及叶猴历史分布区,云龙天池国家级保护区巡护员及护林员进行了巡护中未发现人为破坏活动,发现麂子、黑熊等动物活动痕迹。维护红外相机46台,回收存储卡27张,数据90多G。

 

1.2.公众参与

公民科学及科学志愿者活动是公众了解自然保护及参与自然保护活动的重要方式。天池片区滇金丝猴监测科学志愿者活动面向全国进行招募,经过层层筛选,10月28日~11月1日,来自江苏、北京及云南的5位志愿者参加了此次活动。他们中有资深自然爱好者、旅游及户外从业人员,跟随保护区护林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监测。志愿者们钻林过溪,亲自参与红外相机维护,并在红外影像中看到猕猴、黑熊、黑颈长尾雉等多种野生动物。同时,志愿者们与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交流,就自然保护与保护区发展的主题从自己的角色及专业角度出发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对今后保护区的科研监测及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云龙,关注森林,关注滇金丝猴,让这片森林实现其多重效益。

 

 

 

五、科学快讯

1西华师范大学黎大勇教授团队在微生物通讯学报上发表“人工辅助投食对滇金丝猴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文章

2022年08月西华师范大学黎大勇教授团队在微生物通讯学报上发表“人工辅助投食对滇金丝猴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文章,该研究以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和人工辅助投食滇金丝猴群的新鲜粪便为材料,通过高通量测序,探究人工辅助投食对猴群肠道菌群的影响。发现人工辅助投食的猴群肠道菌群丰富度、均匀度及谱系多样性更高,并且个体间群落组成差异更小。通过LEfSe分析发现,人工辅助投食对20种不同分类水平的细菌相对丰度有影响,包括提升了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8种类群的相对丰度,降低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等12种类群的相对丰度。通过构建微生物相关网络发现,野生猴群肠道菌群网络结构更加复杂,鲁棒性更高。KEGG功能预测结果表明,人工辅助投食降低了猴群肠道菌群降解代谢功能,这可能与投食增加了易降解的高营养物质摄入比例有关。该研究揭示了人工辅助投食对滇金丝猴肠道菌群的作用是多方位的,菌群的多样性、群落组成、相关网络结构等均需纳入探究范畴。

2022年10月西华师范大学黎大勇教授团队发现滇金丝猴分布区周边地区乡村经济发展加剧滇金丝猴栖息地的退化,增加滇金丝猴种群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风险。该研究认为滇金丝猴高质量栖息地是持续的村庄发展而退化的风险最高的区域,因此高质量栖息地是未来保护工作的重点;同时发现滇金丝猴北部区域高质量栖息地多于其南部分布区域,而滇金丝猴分布区北部区域周边村庄发展水平低于南方,建议将保护工作重点放在北部地区,并鼓励保护南部的栖息地,以免进一步退化。总之,鼓励在北方地区制定平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战略,在南部地区制定减少人为干扰的长期规划,提高栖息地的有效恢复,促进走廊建设。

该成果发表在Biology杂志上“Assessing the Impact of Village Development on the Habitat Quality of Yunnan Snub-Nosed Monkeys Using the INVEST Model”,相关链接:Assessing the Impact of Village Development on the Habitat Quality of Yunnan Snub-Nosed Monkeys Using the INVEST Model (cwkeji.cn)。

2云南农业大学贺君君老师团队在野生动物学报发表“滇金丝猴毛首线虫分子鉴定及其ITS序列分析”文章

2022年10月云南农业大学贺君君老师团队在野生动物学报发表“滇金丝猴毛首线虫分子鉴定及其ITS序列分析”文章,该研究对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消化道检获的线虫进行形态学鉴定、PCR扩增ITS序列、测序分析,并利用MEGA 6.0软件构建遗传系统进化树。发现检获虫体与毛首线虫(Trichuris sp.)相似度为99.05%,滇金丝猴所感染虫体为毛首线虫。结合进化树结果显示样品与人感染的毛首鞭形线虫(Trichuris trichura)亲缘关系较近,表明二者为近缘种,具有人兽共患风险,该研究为灵长类动物毛首线虫的鉴别诊断、种群结构等更深入地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六、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简介

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成立于2019年7月,作为云南省首个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网络,目标是推动滇金丝猴及栖息地整体保护。网络由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云南白马雪山保护区管护局等13家单位共同发起,目前共有29家成员单位组成。

网络实行保护管理机构、公益组织、科研机构、社区、公众和企业等广泛参与的合作保护机制,聚焦滇金丝猴种群调查、栖息地监测网络建设、巡护管理和保护能力提升、栖息地廊道修复、滇金丝猴社区公益保护地建设、滇金丝猴自然教育、公众参与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中国旗舰物种的保护积累经验和树立典范。

 

联系我们 · CONTACT US
联系电话:0871-65018953     传真:0871-65018953
机构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西昌路中央丽城2期8幢1703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4 云南绿基会

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923号

关于我们 | 公益项目 | 筹募捐赠 | 联系我们
滇ICP备12002087号-3  技术支持:意酷网络
网络备案 滇ICP备12002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