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热带雨林作为陆地森林中最主要的生命功能载体,不仅养育了全球2/3的植物种类,还在调节气候、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促进地球水循环以及维系水土平衡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南部、海南岛、广西十万大山、云南南部河口及西双版纳、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境内,是印度-马来西亚雨林群系的北延部分,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和海南岛的热带雨林最为典型。中国约60%的热带雨林在云南,在全国96个热带雨林分布县中,只有西双版纳的勐腊县雨林面积超过100,000公顷。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张,却加速改变了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从上世纪50年代之后的半个多世纪,被认为是中国陆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的西双版纳,原始雨林被橡胶树、茶叶、热带水果等经济作物取代,尤其是橡胶林,甚至占据了西双版纳总面积的22.1%。残余的热带雨林仅有约2万公顷位于保护区范围内,其余被分割为大量不连续的森林片段。
	
  
1992-2010年间,西双版纳地区橡胶种植区域(引自Xu et al. (2014))
在西双版纳,取代大部分热带雨林的橡胶林被称为“绿色沙漠”。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橡胶在西双版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山区人民脱贫致富、提高生活水平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过度种植,它一度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在生态系统功能服务上与热带雨林不可相提并论。
	
  
西双版纳橡胶林(图源网络)
原始雨林的逐渐缩减和破碎化,导致适宜动植物生存的环境变少,我们已经很少能够见到云豹的身影,云南野生亚洲象仅有300多头,白颊长臂猿从70年代起就已经逐渐绝迹,目前仅剩70只左右,冠斑犀鸟的数量也下降到了100只以下,更多生存在这里的动植物也遭受着同样的困境,恢复它们的栖息地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我们将怎么做】
1. 科学雨林恢复
云南绿基会将支持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科院版纳植物园)与自然向善探索中心签约立项的勐仑中学热带雨林生态恢复试点项目,在勐腊县勐仑镇14,000m2的橡胶林构建“退胶还林”试点,根据项目地实际情况,采用自然更新法(Natural regeneration)、促进自然更新法(Assisted natural regeneration)和框架树种法(Framework tree species approach)构建雨林恢复示范样地,并对样地群落结构、功能和动态进行长期监测。本项目致力于将单一种植橡胶林以快速且低成本的方式恢复为近热带雨林,显著改善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项目将邀请不同专业的科学家与不同行业的专家一起,探索出能让大众积极参与、具有中国特色且可持续的雨林恢复与保护模式。
	
  
恢复样地航测图(图源自然向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恢复与保护项目团队)
自然更新法在热带退化森林生态系统修复中应用广泛。该方法是指对恢复地块进行简单的保护,避免进一步的人类活动干扰,使物种通过自然的群落恢复和演替过程,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和生态功能。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促进自然更新法”因成本低廉,且恢复效果良好,近年来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荐和应用。
在“促进自然更新”样地,科学家团队会尽量去除入侵物种和影响恢复进程的藤蔓植物,根据样地情况,逐步分批引入演替中后期关键物种(如:望天树、番龙眼、千果榄仁等),并定期监测群落动态和植物生长情况。
“框架树种法”则通过在最初阶段精心挑选、培育并栽种20-30个先锋和顶级树种为接下来的演替发展提供框架,在本项目中,科学家团队挑选的目标物种都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本土优势物种和具有保护价值的树种。这些树种的花和果实能吸引鸟类、兽类等野生动物的到来,并带来大量附近原生林的种子,提升热带雨林物种多样性。
	
  
望天树(图源西双版纳望天树景区)
雨林恢复并非只是简单的种树,而是要着眼于栖息地的恢复,为野生动物建立生态廊道,让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地恢复与保护,最终达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恢复,见证一个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好的雨林环境。
相对于单一橡胶林而言,每恢复一亩热带雨林,就可维持更多物种的生存,显著提升生物多样性,同时可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1.7吨——这约等于一线城市深圳每家每户每天少看1小时电视、节约1立方米的水和天然气、乘坐共交通并且垃圾分类两年下来可减少的碳排放,还可以增加地表径流198mm——解决干季有的地方无水可浇,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解决雨季洪水肆虐,流沙横溢的困境,对于保障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作用极大。
2. 建立和发展勐仑中学雨林恢复社团
项目计划与西双版纳勐腊县教体局和勐仑中学合作,将勐仑中学社团活动与雨林恢复试点工作相结合,建立雨林恢复学生社团,社团成员将在科学家的指导下一起参与雨林恢复科学工作并展示项目成果,让学生们真正了解雨林恢复的意义与科学方法,成为未来版纳雨林恢复的生力军。
社团活动将从五个方向展开:小小雨林守护人——在项目样地守护珍稀树种的成长,参与树木移植、除草等活动,并记录雨林生态系统的变化;毛毛虫去哪儿了——将在《Science》杂志发布的全球假毛虫实验方法在地实践,对比监测雨林恢复前后昆虫多样性的变化;我家在雨林——在学校沟谷雨林附近的400m2苗圃中,同学们一起参与建设药食两用植物迁种实验地,认知和培育热带雨林药用及食用植物;雨林小博士——开展线上科普讲座与线下实地考察,将中科院版纳植物园作为学习基础教育基地,认识和识别雨林植物;我是雨林人——表现突出的学生将面向大众进行项目成果展示,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树立雨林人新榜样。
学生们在参与社团活动、亲手种下雨林恢复种子的那刻起,他们会将自己的经验见闻带回村寨,并引发更广泛的雨林居民的关注。在未来,雨林学校社团模式将在勐腊县教体局的支持下推广到西双版纳其他十几所学校,为可持续的雨林恢复与保护奠定基础,共同培养我国热带雨林的“恢复一代”。
3. 雨林村寨可持续恢复与保护
雨林居民很大程度地依赖橡胶、茶叶、柚子等单一经济作物来维持生活,如何在开展雨林恢复的同时保证居民生活水平稳定,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在当地推进“雨林生境越好,生活才越好”的“生境经济”,让当地居民真正得益于健康的雨林生境,才能真正实现热带雨林的可持续恢复与保护。
西双版纳主要世居傣、哈尼、瑶、布朗、基诺、彝等13个民族,森林是他们崇拜的最重要的对象,同时也与他们对祖先的崇拜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各民族的村寨(曼)以及村以上行政单位(勐),均至少保留有一片森林被称为龙山林。
项目将以西双版纳傣族龙山为主,兼顾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等版纳少数民族的龙山的现状调查和历史分布访谈为基础,探索民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合的模式。同时,项目还将探索引入生态共益企业,基于高端生态旅游、驻地艺术及音乐等方式,改变当地人的收入结构,使当地人生活水平提高,从而可持续地支持和参与雨林恢复。
4. 城市教育宣传
和城市居民相比,虽然雨林居民承担着更直接守护雨林的重任,但城市大众的参与同样至关重要。项目通过邀请艺术家、音乐人、剧作家等创意人们将深奥的生态恢复知识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重新创作,让大众可以从零开始了解生物多样性及生态恢复的真正意义,学习雨林恢复知识与科学方法,找到自己与雨林同频共振的自然频率,用业余时间和专业能力帮助改善中国生态恢复中的复杂困境,为中国的雨林恢复贡献一份力量。
项目还同时发起“二十年雨林之约”倡议,提出大众参与实现生态恢复与保护的中国方案。方案邀请来自城市的个人和家庭共同参与,与西双版纳的雨林居民一起展望未来,将雨林恢复纳入人生规划,使其成为家族传承的一部分,发挥大众的力量真正推动可持续的雨林恢复与保护。
【项目活动计划】
| 
				 项目  | 
			
				 具体内容  | 
			
				 实施时间  | 
			
				 预计产出  | 
		
| 
				 热带雨林科学恢复  | 
			
				 “退胶还雨林”示范样地建设:参照CTFS及食品溯源技术体系在勐仑中学提供的橡胶林地进行样地建设,主要包含样方桩点及标识体系、植物标识牌体系、野外设施标识体系、长期样品编码保存体系、监测指标设定  | 
			
				 2022年4月1日至7月30日  | 
			
				 建设成永久的国际标准热带雨林恢复样地  | 
		
| 
				 自然更新法及促进自然更新法恢复热带雨林:对样地进行有效管护,尽量去除入侵物种和影响恢复进程的藤蔓植物,同时根据样地背景情况,逐步分批引入演替中后期关键物种,并定期监测群落动态和植物生长情况  | 
			
				 2022年7月1日起  | 
			
				 实际自然促进的有效程度的科学评估  | 
		|
| 
				 框架物种法重建热带雨林:选择西双版纳地区本土优势物种和具有保护价值的树种,确定目标框架物种种子成熟时间以及能采集到这些框架物种种子的地点,提前制定采种计划,请专门人员进行采种  | 
			
				 2022年10月1日起  | 
			
				 实际框架物种的采种及移植及相关科学记录及有效性评估  | 
		|
| 
				 样地动植物监测,对恢复成效进行科学评价  | 
			
				 2022年11月1日起  | 
			
				 红外相机记录成果  | 
		|
| 
				 雨林居民:勐仑中学学生  | 
			
				 在勐仑中学初一与高一学生中组织团队,建立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恢复社团。在中科院版纳植物园环境教育中心的指导下,直接参与项目修复地的科学工作协助,并定期开展相应活动,普及近在身边的热带雨林的知识  | 
			
				 2022年3月1日起  | 
			
				 创立雨林恢复社团,每年组织5次社团活动  | 
		
| 
				 城市教育宣传  | 
			
				 以雨林恢复知识库与雨林居民少数民族文化为基础,邀请创意志愿者们进行再创作,以便大众更好了解热带雨林和热带雨林恢复  | 
			
				 2022年12月  | 
			
				 举办1次雨林主体的城市宣传教育活动  | 
		
【项目预算】
| 
				 项目  | 
			
				 具体内容  | 
			
				 单价  | 
			
				 数量  | 
			
				 金额(元)  | 
		
| 
				 勐仑中学样地建设  | 
			
				 橡胶树砍伐、水电铺设、无线网络覆盖等  | 
			
				 16,000  | 
			
				 1  | 
			
				 16,000  | 
		
| 
				 材料费:样方桩点、植物标识牌、野外设施标识、样品标签等  | 
			
				 40,000  | 
			
				 1  | 
			
				 40,000  | 
		|
| 
				 小计  | 
			
				 
  | 
			
				 
  | 
			
				 56,000  | 
		|
| 
				 恢复物种的管理  | 
			
				 材料费:种子萌发与育苗所需基质、育苗盘、育苗袋、化肥,幼树种植所需工具,恢复监测所需样品袋及其它实验耗材等  | 
			
				 20,000  | 
			
				 1  | 
			
				 20,000  | 
		
| 
				 测试化验加工费:植物、土壤样品养分含量、理化性质测试费,5次×33份  | 
			
				 200/份  | 
			
				 165  | 
			
				 33,000  | 
		|
| 
				 野外工作差旅费,每年至少1人,每次持续10天  | 
			
				 4000/人/年  | 
			
				 3年  | 
			
				 12,000  | 
		|
| 
				 1名研究生劳务费  | 
			
				 10,000/年  | 
			
				 3年  | 
			
				 30,000  | 
		|
| 
				 其它参加项目的临时用工费,3人次×100天  | 
			
				 150/人/天  | 
			
				 300  | 
			
				 45,000  | 
		|
| 
				 参与项目人员的绩效支出  | 
			
				 10,000/年  | 
			
				 3年  | 
			
				 30,000  | 
		|
| 
				 小计  | 
			
				 
  | 
			
				 
  | 
			
				 170,000  | 
		|
| 
				 种植管护与动植物监测  | 
			
				 购置动物监测所需红外相机  | 
			
				 2,000/台  | 
			
				 10台  | 
			
				 20,000  | 
		
| 
				 小计  | 
			
				 
  | 
			
				 
  | 
			
				 20,000  | 
		|
| 
				 科学资料整理  | 
			
				 项目主要成员参加与项目相关合作和学术交流费  | 
			
				 8,000/人  | 
			
				 2  | 
			
				 16,000  | 
		
| 
				 论文编辑费与版面费  | 
			
				 6,000/篇  | 
			
				 1  | 
			
				 6,000  | 
		|
| 
				 资料复印、打印、文献检索等费用  | 
			
				 2,000  | 
			
				 1  | 
			
				 2,000  | 
		|
| 
				 版纳植物园项目管理费及税费等  | 
			
				 33,000  | 
			
				 1  | 
			
				 33,000  | 
		|
| 
				 小计  | 
			
				 
  | 
			
				 
  | 
			
				 27,000  | 
		|
| 
				 总计(热带雨林科学恢复部分)  | 
			
				 303,000  | 
		|||
| 
				 项目地生物多样性监测测及其它实验设置  | 
			
				 昆虫实验或其它样地实验  | 
			
				 1,000/次  | 
			
				 6  | 
			
				 6,000  | 
		
| 
				 慢直播  | 
			
				 6,000/年  | 
			
				 2  | 
			
				 12,000  | 
		|
| 
				 小计  | 
			
				 
  | 
			
				 
  | 
			
				 18,000  | 
		|
| 
				 勐仑中学社团活动  | 
			
				 专家授课劳务费  | 
			
				 2,000/年  | 
			
				 3  | 
			
				 6,000  | 
		
| 
				 傣族植物学习样地搭建  | 
			
				 9,000/年  | 
			
				 3  | 
			
				 27,000  | 
		|
| 
				 学生活动材料费  | 
			
				 10,000/年  | 
			
				 3  | 
			
				 30,000  | 
		|
| 
				 40名社团学生野外监测保险费,150/人/年  | 
			
				 6,000/年  | 
			
				 3  | 
			
				 18,000  | 
		|
| 
				 学校活动辅助设备  | 
			
				 2,500/件  | 
			
				 2  | 
			
				 5,000  | 
		|
| 
				 小计  | 
			
				 
  | 
			
				 
  | 
			
				 86,000  | 
		|
| 
				 西双版纳项目地考察  | 
			
				 上海至西双版纳实地项目操办  | 
			
				 10,000/次  | 
			
				 4  | 
			
				 40,000  | 
		
| 
				 研习坊,雨林恢复知识库等费用  | 
			
				 10,000/年  | 
			
				 3  | 
			
				 30,000  | 
		|
| 
				 小计  | 
			
				 
  | 
			
				 
  | 
			
				 70,000  | 
		|
| 
				 城市教育宣传  | 
			
				 1-2名版纳当地协助拍摄人员劳务/差旅费  | 
			
				 200/人/天  | 
			
				 20  | 
			
				 4,000  | 
		
| 
				 2名版纳当地人员保险  | 
			
				 2,000/年  | 
			
				 3  | 
			
				 6,000  | 
		|
| 
				 交通费用  | 
			
				 300/天  | 
			
				 20  | 
			
				 6,000  | 
		|
| 
				 后期处理费用  | 
			
				 5,000/年  | 
			
				 3  | 
			
				 15,000  | 
		|
| 
				 媒体新闻发布  | 
			
				 10,000/年  | 
			
				 3  | 
			
				 30,000  | 
		|
| 
				 小计  | 
			
				 
  | 
			
				 
  | 
			
				 61,000  | 
		|
| 
				 透明化宣传平台搭建和运营  | 
			
				 财务管理透明化  | 
			
				 6,000/年  | 
			
				 3  | 
			
				 18,000  | 
		
| 
				 新媒体官方认证年费  | 
			
				 1,800/年  | 
			
				 3  | 
			
				 5,400  | 
		|
| 
				 网站搭建  | 
			
				 800/年  | 
			
				 3  | 
			
				 2,400  | 
		|
| 
				 杂费  | 
			
				 5,000/年  | 
			
				 3  | 
			
				 15,000  | 
		|
| 
				 小计  | 
			
				 
  | 
			
				 
  | 
			
				 40,800  | 
		|
| 
				 总计(雨林居民及城市教育宣传部分)  | 
			
				 275,800  | 
		|||
| 
				 管理费  | 
			
				 机构运营(总筹款的5%)  | 
			
				 
  | 
			
				 1  | 
			
				 30,463.16  | 
		
| 
				 总计(管理费)  | 
			
				 30,463.16  | 
		|||
| 
				 三部分费用总计  | 
			
				 609,263.16  | 
		|||
	
 
推荐使用支付宝进行捐助
【捐赠人权益】
1. 捐赠后即可获得由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签发的捐赠证书,
2. 获得项目相关资料文件,包含雨林恢复进程、勐仑中学社团活动等各方面;
3. 自愿加入自然向善专项基金专属社群(不限捐赠金额);
4. 有机会参与自然向善专项基金线上线下公众活动、配套研学营等活动,在西双版纳当地深度体验热带雨林与傣族文化;
5. 参与和监督自然向善专项基金的发展,为雨林项目提供建议。
【捐赠票据申请】
2021年10月,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与自然向善共同成立中国首个以探索大众参与并建立中国自有生态恢复模式的公益专项基金。基金致力于推动中国生态恢复和保护的发展,为公众可有效参与、且围绕着修复栖息地、本土物种回归以及实现生态服务系统的完整恢复提供支持。
本项目的捐款将由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自然向善专项基金接收,捐赠人捐款时请务必备注捐款信息【自然向善专项基金西双版纳雨林恢复试点项目】,当月累计捐赠满100元及以上的捐赠人可在捐款后30日内发送捐赠截图、捐赠人姓名、联系方式、发票信息至绿基会官方邮箱:ygfofficial@163.com申请公益事业捐赠票据,绿基会在3-5个工作日内将捐赠票据电子版通过邮件发送给捐赠人。跨年捐赠不可开票,因此需要在当年申请捐赠票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