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金会简介
“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是于 2008 年在云南省民政厅注册成立的慈善公募基金会,业务主管为云南省林业厅。基金会以多重效益造林,探索创新保护模式,提高公众参与环保意识,构建生态和谐社区,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工作宗旨,长期致力于云南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植被恢复、社区可持续发展等工作,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发挥“社会枢纽”作用,通过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滇金丝猴、亚洲象等极小物种保护以及低碳乡村建设、林业碳汇、社区生态保护与发展等工作,推出了一批优秀项目,取得良好成效和社会反响,直接和间接受益人数超过20万人。相关工作得到云南省政府、云南省林业厅和环保同行的认可,并多次获得“福特汽车环保奖”等全国性环保奖项。得益于良好的内部管理和积极的社会影响,2013年基金会被云南省民政厅评为“4A级社会组织”。
二、成立背景
云南是高原山区省份,由于纬度、海拔和地形的差异造就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关键的地区之一,也是北半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云南国土面积仅为全国陆地面积的4%,却拥有全国 50%以上的物种,因此素有“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的美誉。
然而,云南省自然环境也存在诸多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耕地质量差、石漠化危害严重、森林质量差、水资源分部不均等特点。此外,云南省的动植物物种资源状况与全国及全球一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人口增长和城镇化加速,动植物资源消耗速度加快,生物资源过度利用和无序开发对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濒危物种的数量急剧上升。由于栖息环境的独特性和隔离性,约有2000-3000 种高等植物和50%以上脊椎动物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这些物种主要表现为种类多、数量少、地理分布范围狭窄,区域内生物种群的适应性和抗干扰能力十分脆弱。
在众多威胁因素中,人类的生产、生活、捕猎和采集等活动是造成的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降低、栖息地萎缩、食物来源减少的最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少数民族众多,贫困人口多,贫困深度大。许多居民需要依靠农业生产获得日常所需,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过度依赖,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
推动云南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可持续发展,需要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能力,也需要多部门合作,探索保护与发展共融共存、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之道。2008年以前,云南省内绝大部分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都是由政府在推动,只有少数境外专业机构与政府合作开展相对系统的环保项目,本土民间环保组织力量薄弱,且缺乏专门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建立的本土基金会。
在此背景下,基金会创始人保护国际基金会吕植女士、大自然保护协会张爽先生及云南省林业厅邹恒芳女士决心联合云南省林业厅、保护国际基金会和大自然保护协会共同发起成立以生态保护为核心使命的慈善公募基金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于2008年1月在云南省民政厅正式注册成立了云南省内首家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工作目标的“慈善公募基金会”,正式命名“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
图1:2008年绿基会成立仪式
三、主要业绩
十年来,基金会立足云南,以多重效益造林、探索创新保护模式、提高公众参与、构建生态和谐、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工作宗旨,通过资助具有示范意义的项目,鼓励创新和进步,并通过公益活动向公众倡导积极的理念,促进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 筹资与资助
在云南省林业厅、民政厅等政府部门,以及150多家爱心企业、社会公益机构和近万名爱心人士的支持与帮助下,先后建立7个环保专项基金,推出170个公益项目和活动,筹集捐款近6000万元,用于支持以滇金丝猴和亚洲象为代表的濒危动植物保护、关键生态区域地植被恢复、林业碳汇、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保护和环保宣传等工作。得益于公众对基金会的认可以及公民环保理念的增强,基金会筹资额逐渐增加。2015年起连续三年筹资额均突破1000万元,公益支出随之逐年递增。根据中国基金会网统计数据显示,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年均公益支出位列全省环保类基金会第1名(数据来源:中国基金会网)。
为使项目资助发挥更大作用,基金会在推动具体项目执行过程中,以开放的心态积极拓展与政府部门、专业环保组织、学术研究机构等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优先支持具有示范作用的典型项目,并获得政府配套资金支持约2200万元。
图2:绿基会十年公益收入与支出统计(数据来源:中国基金会网)
2.项目活动主要成效
十年来,基金会始终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相关规定,围绕工作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公开募捐活动和接受捐赠,动员和吸引社会各界、国内外组织和人士支持并参与生态建设,共同关注森林与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致力于多重效益造林,探索创新保护模式,提高公众参与环保意识,构建生态和谐社区,促进可持续发展。主要在以下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1)森林与应对气候变化
基金会建立“绿色专项基金”并面向社会发起植树造林和“消除碳足迹”倡议活动,鼓励公众践行低碳生活。该活动得到6万多名爱心人士和欧缇丽、力奥集团、三菱电机、巴斯夫、哈尼石锅鱼等21家企业的积极响应与支持,募集公益捐款约600万元,用于支持荒山绿化及公众消除碳足迹植树活动。相关工作惠及8个州市,植树面积共计8万余亩(相当于7500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
图3:公众积极参加绿基会在昆明市海口林场举办的植树活动
此外,基金会将发展林业碳汇作为重要举措,与云南林业部门和大自然保护协会等专业机构合作,通过林业碳汇资源调查、项目开发、组织研讨会、碳汇知识培训以及基层技术人员能力建设等工作,普及林业碳汇知识,探索林业碳汇市场化运作机制,推动林业碳汇项目在云南落地实施,并积极探索运用林业碳汇机制推动生态扶贫和可持续的林地管养。2016年,受云南省林业厅委托,基金会承担了腾冲市森林经营碳汇示范项目的相关工作。至今,基金会共支持开发碳汇林地面积近8.5万亩,预计项目期内可产生99万吨二氧化碳减排当量。通过碳汇交易、林木和林下产业开发,项目的实施预计可为当地村民带来约790万元“绿色收益”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图4:向农户讲解植树技术
图5:绿基会与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共同开发的香格里拉公益碳汇林
(2)生物多样性保护
为推动以滇金丝猴、亚洲象、漾濞槭、华盖木为代表的云南濒危物种保护,基金会于2009年推出“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小额资助项目”,共支持28家机构开展13个濒危物种的调查研究、物种巡护、种群繁育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为政府推进的极濒危物种保护提供了示范。此外,通过政府、民间专业机构、社区共同参与的方式,基金会支持相关机构开展滇金丝猴、亚洲象等重要代表性物种的栖息地恢复和多层面保护工作。经过多年努力,有效遏制了偷盗猎行为,滇金丝猴种群数量明显回升,栖息地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均得到较大程度改善。项目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对其他物种保护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图6:西黑冠长臂猿栖息地调查
图7:专家与巡护队员共同制定巡护样线
(3)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
自2008年成立以来,在云南省林业厅、香港长春社、香港社区伙伴、大自然保护协会、恒生银行等多家单位和数千名爱心网友的支持下,基金会在云南省11个地州的15个县市开展了28个农村社区项目,围绕“节约薪柴和保护森林及濒危物种栖息地”,推动当地农村社区能源结构优化、物种巡护监测、传统文化与可持续生计、社区共管等四个方面,着力探索解决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构建生态和谐、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社区。
截至目前,社区项目资金投入已超过3700万元。帮助48个村寨实现了能源结构优化,极大地降低了对林木资源的依赖,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明显改善。此外,项目还引导村民发展林下中草药种植,将生计和发展需求引导至保护区域外围,帮助村民脱贫增收的同时,减少了人为因素对野生物种栖息地的干扰,实现保护与发展共融共存相互促进。近2万人从上述工作中直接受益。
图8:新平重楼魔芋种植培训
图9:长春社与基金会代表共建社区修建沼气池
图10:不同社区骨干农户之间相互交流
四、未来工作展望
未来,基金会将继续发挥公募基金会的社会倡导、资源引导和典型示范作用,为云南省生态建设提供助力,为社会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扶贫工作提供合作与交流平台。基金会计划建设成特色鲜明、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资助型环保公益组织,通过培育公益品牌,吸引社会资源投入云南生态建设,继续探索生态保护与社区共同发展的有效模式,并与更多机构建立交流与合作,优先为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生态和谐社区、保护水资源四大领域的工作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