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云南省生态建设排头兵战略”指导思想,西双版纳勐海县政府与“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经过多轮磋商达成一致意见,双方于5月11日正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勐海县建立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印度野牛保护地”试点,加强濒危物种“印度野牛”的保护工作,并探索政府、科研、农村社区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新型物种保护模式,为创新我省“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工作积累经验。
一、相关背景
云南国土面积仅为全国陆地面积的4%,却拥有全国 50%以上的物种,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关键的地区之一,也是北半球物种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特殊意义。然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动植物资源消耗速度加快,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濒危物种数量急剧上升。另一方面,由于云南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野生动植物生境(栖息地)的独特性和隔离性,因此野生动植物资源往往呈现“种类多、数量少、分布狭窄”的特点。部门濒危物种因自身原因或对生存环境要求严苛,分布区域狭窄,加之人为干扰破坏的加剧,导致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难以维系其正常繁衍,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称之为“极小种群物种”,其中就包括“印度野牛”。
印度野牛是世界上现存野牛中体型最大的种类,我国境内仅分布于云南,属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易危种,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种,《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2010-2020)》重点保护物种,目前种群数量不足200头,其中约半数分布于西双版纳境内。受栖息地破碎化、食源减少、种群隔绝和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印度野牛种群数量呈快速下降趋势,面临绝种危险,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以“印度野牛”为代表的“极小种群物种”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是否有成效的重要标志,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但由于其自身特点、自然环境破坏和人为干扰等不利因素的加大,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的保护形势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依然严峻,需要从事保护工作的相关部门、科研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云南省在这方面加大了保护区和迁地保护基地建设,但目前对于未纳入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物种,尚无明确的保护管理机构及责任人,野生物种及栖息地保护基本处于空白。如何创新保护模式,引导农村社区、科研和社会力量共同体参与,形成合力,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是当前及未来值得重点探索的领域。
二、合作目的与意义
根据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调查发现,勐海县境内分布目前已知最大印度野牛种群,约20头。其核心活动区在曼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尚无有效管护,急需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勐海县政府和勐海县林业局为加强辖区内“印度野牛”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工作,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先后多次与“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就保护模式、保护内容、社区和社会组织参与方式等展开研究和讨论。经过多伦研究和讨论,于5月11日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携手共建“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新型野生动物保护试点,并探索政府、科研、农村社区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工作模式,为创新我省“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工作积累经验。
与普通的自然保护工作模式相比,“印度野牛保护地”的创新模式将更加注重社会力量在自然保护区建设中的作用:通过建立政府、农村社区、民间组织等多方参与机制,发挥合力,共同开展野生濒危物种保护。与此同时,引导社区积极参与保护,并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发展符合保护要求的生态产业,把社区的生产生活需求引导至保护区域外围,降低人为因素对保护物种的干扰和对自然资源的破坏。通过上述措施,最终实现保护与发展并重的目标。
基金会开展“印度野牛保护地”建设工作也得到了桃花源基金会的关注和支持,5月10日,桃花源基金会副总裁马剑发来贺信,祝贺“印度野牛保护地”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他表示桃花源基金会将将继续关注这项工作,并提供持续的支持。
印度野牛保护地签约仪式
参加签约仪式的政府和基金会代表
签约后双方代表就下一步工作重点进行了讨论
2018年1月政府和基金会相关领导考察四川老河沟保护区
勐海县境内分布的印度野牛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