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经济日报记者:龙敏
“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灵长类保护专项基金(以下简称‘灵长类保护专项基金’)”经过较长时间的筹备,日前获得批准,并将于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与云南电视台联袂打造的名为“地球之声”的大型公益晚会上宣布“灵长类保护专项基金”正式成立。
我国是世界上灵长类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灵长类动物最濒危的国家,同时也是全球灵长类动物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五个国家之一,分布遍及从华北到海南、从台湾到西藏这近50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的所有森林。
而云南又是我国灵长类动物最丰富的地区,种类多达十余种,有蜂猴、猕猴、豚尾猴、藏犹猴、短尾猴、熊猴、滇金丝猴、戴帽叶猴、菲氏叶猴、白掌长臂猿、黑长臂猿、白眉长臂猿等,这些灵长类动物大多活动在云岭大地的原始丛林之中,保护灵长类动物,即是对云岭大地森林生态系统及所包含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灵长类保护专项基金”以我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战略为原则,结合西部大开发、“七彩云南保护行动”,高扬生态文明旗帜,彰显“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牢固树立起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统一的宗旨。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陈继海表示,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是在云南省民政厅登记注册的地方性公募基金会,是一个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主要工作方向的公益组织。自成立以来,在相关政府部门、国内外组织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下开展多重效益造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生态公益项目,曾在中国社会组织评估活动中,获得“AAA”等级资格认证,并获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灵长类保护专项基金”是严格按照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章程、管理办法来进行管理的,“灵长类保护专项基金”将对我省灵长类动物保护及其栖息地环境保护起到很好的重要作用。
“灵长类保护专项基金”工作组组长刘彧风表示,该专项基金旨在支持开展与我省灵长类动物相关的巡护监测、科学研究、社区发展以及公众环境教育活动,从而缓解灵长类动物及其栖息地的威胁,加深对灵长类动物生态行为的了解,探索灵长类动物保护和促进社区发展的有效途径,促进公众对灵长类动物保护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改善灵长类动物的生存环境。
下一步,“灵长类保护专项基金”的工作人员将通过系列活动募集资金,并逐步实现美好的愿景:在全社会树立保护灵长类动物的强烈意识,并使之付诸行动;革除人们落后的生态观念和行为,建立良好的生态文明体系;促成灵长类动物物种保护战略的制定,实现全境保护行动的统一和有序,并针对其直接威胁因子实施近期保护行动;整合各种社会资源,让其与各保护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合作伙伴关系;改善各基层管理机构软硬环境的建设,培训保护区从业人员,提升素质和技能,促进科研并使之转化成生产力,以减少保护工作的盲动性;建立以地理信息为平台的信息综合管理决策体系;加大媒体宣传力度,使灵长类动物成为中国“明星保护物种”;让灵长类动物保护工作进入有保障、常规化、长效制的轨道。
作为“灵长类保护专项基金”的顾问,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部首席科学家、中国灵长类专家组组长龙勇诚称:“彩云之南,最夺人眼球的不是那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也不是那令人垂涎的矿山宝物,而是那丰富多样的野生动植物。它们是大自然历经数十亿年的进化结晶,它们才是云南人民的最大骄傲,是大自然赐予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作为一个在云南动植物王国中漫游了近三十年的科学家,龙勇诚呼吁人们携手一道,关心灵长类动物保护工作,支持“灵长类保护专项基金”。拯救云南,让这一留存万古的动植物王国得以永存!
刘彧风告诉记者,为了更好的募集资金来开展灵长类动物保护工作,“灵长类保护专项基金”首先会借助媒体平台,有针对性的进行宣传报道,以此来加大人们对灵长类动物认识及其对云南生态系统保护的认识。因本报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云南生态环境方面的公益宣传,“灵长类保护专项基金”的所有新闻报道任务均由本报承担,为省内独家指定媒体。
忆往昔,我们要感谢那些为之长期艰辛奋斗的科学家、基层保护区管理人员和社区群众。正是由于他们的长期努力和付出,特别是当地原住居民千百年来的生态文明,这些可怜的珍稀濒危动植物才能存活至今,世人才有机会来发现、了解和欣赏他们的美貌和倩影、赞叹大自然这一造物主的神奇和伟大。
看今朝,我们可以看到一幅幅关于自然生态的精美摄影作品,它们只是云南动植物王国之千万分之一的缩影而已,然此极微之一斑就足以令我们为之一振,对它肃然起敬!保护他们,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值得我辈用心为之做点事情。
展未来,愿我们今天所有人参与的这件事能碰撞出心灵火花,并在不久的将来形成燎原之势。愿世人从此更加明白生态文明的真实价值所在,更加珍惜大自然的“原创之作”,一起关注云南的大好河山,关心云南的自然环境,关爱云南这一全球瞩目的动植物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