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建设试点启动仪式在昆明举行,此次活动由云南省林业厅主办,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省政府、省林业厅、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作了发言,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也参加了本次启动仪式。从启动仪式上了解到,根据物种分布现状、濒危状况、致濒因子、保护与研究情况等,“十二五”期间,云南省遴选出20种植物优先开展拯救保护工作,并将从中选取云南蓝果树、西畴青冈、华盖木、滇藏榄和弥勒苣苔等5个物种开展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小区建设试点项目。
近几年,云南省的野生动植物保护,特别是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取得一定成绩,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十二五”期间,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将继续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开展第二次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工作;完善就地保护体系建设;加强迁地保护体系建设;开展迁地保护和物种回归试验示范;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保护意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由于生境独特和隔离,云南约有2000~3000种高等植物和半数以上脊椎动物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其中部分物种因自身原因或对生境的苛求,分布区域狭窄,加之人为干扰破坏的加剧,导致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难以维系其正常繁衍,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即“极小种群物种”。目前,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为112种,其中野生植物物种62种,含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20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28种,云南省特有30种,在国内仅云南分布3种;野生动物物种50种。如果这些物种得不到及时拯救,将给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在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行动上起到排头兵作用,将其从2008年的无人知晓,推进到2010年上升为一个国家工程,展示了云南NGO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绩,推动了全国极小种群物种保护的步伐(图为基金会开展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行动的部分物种)。该行动一开始就与云南省林业厅开展积极的交流与合作,得到其大力的支持,项目所取得一些经验已被林业厅采纳。
目前,基金会已与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共同发起了“社区巡护行动”,并成立“社区巡护专项基金”,在滇西北梅里雪山和老君山国家公园内分别建立了两支由社区村民自主形成的巡护队,定期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2011年将继续开展新一期的社区巡护项目;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FFI)共同开展黑冠长臂猿和华盖木保护行动;2010年底,与云南电视台合作,在基金会设立了“地球之声”专项基金,共同推进云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并在12月31日联合举办了地球之声跨年公益晚会,推出了滇金丝猴、亚洲象等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项目;2011年,与云南本土的媒体——生活新报合作,共同开展“七彩云南 昆滇瑰宝——云南濒危物种年度报道”。
2010年,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发起的“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行动”项目获得了“福特汽车环保奖”,提高了社会各界对云南珍稀动植物的认识和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