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不是某些人的专利,而是所有人的责任和义务。环境保护也不应只是一个行业,而是一项重大的关乎人类存亡的公益事业。希望有一天,环境保护能成为每个人生活习惯的一部分。
环保,源于认识
自从事环保公益工作以来,身边有无数人在展示着他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想法,有人置若罔闻,有人拼命亲为。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好坏直接关乎人类存亡。当自然和人为因素引起的干扰,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时,各种环境问题便随之产生,反过来又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人类是地球环境的组成部分,当资源消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超过一定限度,人类的生存必将面临灭顶之灾,皮之不存毛将附焉。
只要认识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保护自然就会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种忧患意识的体现,更是对自身生存发展的负责。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能认识到这一点,甚至有人仍在麻痹着自己,在造成环境退化的同时还逃避着种种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人定胜天的思想依旧在作祟。
地球环境在人类持续高强度的干扰下,已远远超出了其自我恢复能力,自然生态系统已经变得非常脆弱。当前,需要越来越多的人能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来,让环保公益的力量更加强大。唯有生态环境保持平衡,人类生活才能永续美好。
环保,重在行动
云南,以“植物王国”、“动物王国”闻名遐迩,同时拥有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云南,也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区域,生态系统又非常脆弱,当生态破坏达到一定限度时,其恢复将非常艰难。近些年,云南境内的环保活动从未停止,但诸多环境问题依然急需更多社会关注并采取行动。
笔者作为环保公益组织的一员,参与和组织了不少环保公益项目和活动,现分享一些个人体会。
环保公益,一个项目或一次活动,周期范围有限,如何扩大其实施效果,并实现其持续性,是行动倡导者共同面临的难题。尤其是在公众环保意识参差不齐、整体有待提高的情况下,更需要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环保行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环保由理念转变到行动,都需要一个过程。在一项活动中,尽可能的让更多人参与并了解行动的意义;同时尽可能的让一些活动能长期或多次举行,随着多次重复持续的影响,参与者才能更深刻的理解并将环保付诸实践。
环保行动,需要找到突破点。环境保护不是为解决一个单一的问题,而是为了最终实现综合保护。通过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点,扩大行动的社会影响力,引起社会公众的回应。比如,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将到人们较为熟知的国宝滇金丝猴作为突破点。虽然更多的宣传了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但最终将惠及近5%的中国现有原始森林及生活其中的数以千记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类。
环保行动,需要重视形式和质量。适宜的活动形式能调动参与人群的兴趣,更好的理解目标,熟悉和掌握行动内容。同时,科学合理的行动理念和内容更容易得到参与人群的认可和参与,其可重复操作性和持续性将大大增加。
环保行动,需要各个领域协力合作。一项环保行动,如果有较强专业背景的环保部门或环保组织、新闻媒体、普通公众等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将会最大限度的扩大环保行动的影响力,提高项目活动的效果,更好实现保护目标。
当前,环保常与时尚、流行、前沿等名词一起出现。其实,环保也可以非常简单,节约一滴水,少用一次性产品,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垃圾分类回收,植树造林,这都是环保行动。
当有一天环境保护成为一种生活习惯,那时环保公益将不再流行。
作者:柳小康,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项目经理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