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 作者:小康
据云南经济日报报道,2012灵长类国际性学术年会将于10月在云南普洱举行举行,今年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筹备设立的“灵长类保护专项基金”在本次会议上有可能成为“国”字号的专项基金,即中国灵长类保护专项基金。
我国是世界上灵长类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灵长类动物最濒危的国家,同时也是全球灵长类动物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五个国家之一,分布遍及从华北到海南、从台湾到西藏这近50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的所有森林。而云南又是我国灵长类动物最丰富的地区,种类多达十余种,有蜂猴、猕猴、豚尾猴、藏犹猴、短尾猴、熊猴、滇金丝猴、戴帽叶猴、菲氏叶猴、白掌长臂猿、黑冠长臂猿、白眉长臂猿等,这些灵长类动物大多活动在云岭大地的原始丛林之中,保护灵长类动物,即是对云岭大地森林生态系统及所包含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灵长类保护专项基金的成立旨在支持开展与我省灵长类动物相关的巡护监测、科学研究、社区发展以及公众环境教育活动,从而缓解灵长类动物及其栖息地的威胁,加深对灵长类动物生态行为的了解,探索灵长类动物保护和促进社区发展的有效途径,促进公众对灵长类动物保护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改善灵长类动物的生存环境。
下一步,“灵长类保护专项基金”的工作人员将通过系列活动募集资金,并逐步实现美好的愿景:在全社会树立保护灵长类动物的强烈意识,并使之付诸行动;革除人们落后的生态观念和行为,建立良好的生态文明体系;促成灵长类动物物种保护战略的制定,实现全境保护行动的统一和有序,并针对其直接威胁因子实施近期保护行动;整合各种社会资源,让其与各保护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合作伙伴关系;改善各基层管理机构软硬环境的建设,培训保护区从业人员,提升素质和技能,促进科研并使之转化成生产力,以减少保护工作的盲动性;建立以地理信息为平台的信息综合管理决策体系;加大媒体宣传力度,使灵长类动物成为中国“明星保护物种”,让灵长类动物保护工作进入有保障、常规化、长效制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