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由中国灵长类专家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主办的2012中国灵长类年会暨国际黑冠长臂猿研讨会在普洱召开。此次会议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正式宣布“云南省灵长类保护专项基金”升格为“中国灵长类保护专项基金”。同时标志着我省灵长类保护工作的力度得到了加强,募集善款的区域得到了拓展。
“中国灵长类保护专项基金”的成立,富集着许多科学家、公益人、环保人对我国灵长类保护事业的期许和希望。它的成立,是“云南省灵长类保护专项基金”向“国”字号保护专项基金的升格,标志着我国灵长类保护事业再次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中国灵长类保护专项基金”的前身是“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灵长类保护专项基金”,它成立于今年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这天,是在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与云南电视台联袂打造的“地球之声”大型公益晚会上宣布成立的。
我们常说“力量越大,责任越大”。如今,“中国灵长类保护专项基金”的成立,标志着它的保护“触角”将伸得更远更广,未来它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期许呢?
据中国灵长类保护专项基金顾问,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部首席科学家、中国灵长类专家组组长龙勇诚介绍,我国是世界上灵长类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灵长类动物最濒危的国家,同时也是全球灵长类动物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5个国家之一,分布遍及从华北到海南、从台湾到西藏这近50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的所有森林。
而云南又是我国灵长类动物最丰富的地区,种类多达10余种,有蜂猴、猕猴、豚尾猴、藏犹猴、短尾猴、熊猴、滇金丝猴、戴帽叶猴、菲氏叶猴、白掌长臂猿、黑长臂猿、白眉长臂猿等,这些灵长类动物大多活动在云岭大地的原始丛林之中,保护灵长类动物,即是对云岭大地森林生态系统及所包含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作为一个在我国灵长类保护事业中漫游了近30年的科学家,龙勇诚呼吁人们携手一道,关心灵长类动物保护工作,支持“中国灵长类保护专项基金”。
“中国灵长类保护专项基金”的主管单位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陈继海表示,专项基金将严格按照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章程、管理办法来进行管理,“中国灵长类保护专项基金”将对我国更多的地区的灵长类动物保护及其栖息地环境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灵长类保护专项基金”负责人刘彧风表示,该专项基金旨在支持开展与我国灵长类动物相关的巡护监测、科学研究、社区发展以及公众环境教育活动,从而缓解灵长类动物及其栖息地的威胁,加深对灵长类动物生态行为的了解,探索灵长类动物保护和促进社区发展的有效途径,促进公众对灵长类动物保护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改善灵长类动物的生存环境。
下一步,“中国灵长类保护专项基金”的工作人员将通过系列活动募集善款,并逐步实现美好的愿景:在全社会树立保护灵长类动物的强烈意识,并使之付诸行动;革除人们落后的生态观念和行为,建立良好的生态文明体系;促成灵长类动物物种保护战略的制定,实现全境保护行动的统一和有序,并针对其直接威胁因子实施近期保护行动;整合各种社会资源,让其与各保护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合作伙伴关系;改善各基层管理机构软硬环境的建设,培训保护区从业人员,提升素质和技能,促进科研并使之转化成生产力,以减少保护工作的盲动性;建立以地理信息为平台的信息综合管理决策体系;加大媒体宣传力度,使灵长类动物成为中国“明星保护物种”;让灵长类动物保护工作进入有保障、常规化、长效制的轨道。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记者:龙敏 吴林隆